【Sonic π】聲波之傳播原理︰原理篇《二》

200px-Huygens_principle

EnvelopeAnim

220px-Plane_wave_wavefronts_3D.svg

Lens_and_wavefronts

200px-Refraction_-_Huygens-Fresnel_principle.svg

220px-Huygens_Refracted_Waves

200px-Refraction_on_an_aperture_-_Huygens-Fresnel_principle.svg

250px-FresnelDiff9_3_PEM

Circular_Aperture_Fresnel_Diffraction_high_res

惠更斯原理
在『波前』wavefront 上的每一個點都可以將它看成是產生『球面次波』Spherical secondary waves 的『點波源』,而在這『之後』任何時刻的『波前』則可看作是這一些『相同相位子波』的『包絡』Envlope 『』或者『』。

那麼什麼是『包絡』的呢?從幾何學上講,一個『曲線族』的『包絡線』與該曲線族中的每一條曲線都『相切』tangent to 於某一點。一七三四年法國數學家亞歷克西斯‧克勞德‧克萊羅 Alexis Claude de Clairault 提出 y(x)=x\frac{dy}{dx}+f\left(\frac{dy}{dx}\right) 方程式。如果將該方程式對變數 x 再次作『微分』得到 0=\left(x+f'\left(\frac{dy}{dx}\right)\right)\frac{d^2 y}{dx^2},因此 0=\frac{d^2 y}{dx^2}  或者 0=x+f'\left(\frac{dy}{dx}\right)。假使 0=\frac{d^2 y}{dx^2},那麼 \frac{dy}{dx} = C 是一個『常數』,將之代入原方程式得到『曲線族y(x)=Cx+f(C) 的一般解。如果 0=x+f'\left(\frac{dy}{dx}\right),它的解是上述曲線族的『包絡線』。舉例而言,下圖是 f(p) = p^2 的圖示

120px-Solutions_to_Clairaut's_equation_where_f(t)=t^2

其次『波前』的形狀可以被經過的『光學系統』所改變;而『相位相同』是講在 t 時間的波前『次波』都經過了『相同』的『時距\Delta t,形成了 t^{'} = t + \Delta t 新的波前。

藉著這原理,惠更斯給出了波的『直線傳播』與『球面傳播』的『定性』解釋,並且推導出了『反射定律』與『折射定律』。但是他卻不能解釋,為什麼當光波遇到『銳邊』、『小孔』或『狹縫』時,會偏離了直線傳播,也就是說會發生『繞射』現象。除此之外『惠更斯原理』假設了『次波』只會朝著『行進方向』傳播;然而他並沒有解釋為什麼它們不可以朝反方向傳播的呢?

法國物理學家奧古斯丁‧菲涅耳 Augustin Fresnel ,是『波動光學理論』的主要創建者之一,在惠更斯原理的基礎上假設這些『次波會彼此發生干涉』 ,這就是現今所稱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是『惠更斯原理』與『干涉原理』的開花結果。一八一八年菲涅耳將他的論文提交給法蘭西學術院的評委會。評委會的會員西莫恩‧德尼‧帕松 Siméon Denis Poisson 認為假使菲涅耳的理論成立,那麼將光波照射於一小塊圓形擋板時,所形成的陰影之中央必定會有一個亮斑,因此他推斷這理論不正確。同時與會的弗朗索瓦‧讓‧多米尼克‧阿拉戈 François Jean Dominique Arago 親自動手做了這個實驗,結果與預測相符,證實了菲涅耳原理的正確無誤。這實驗是支持光波動說的強有力的證據,與楊氏的雙縫實驗共同反駁了牛頓主導的光粒子說。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Huygens–Fresnel principle 是研究『波傳播』問題的一種『分析方法』。它能夠正確地『解釋』與『計算』波的傳播。其後德國物理學家古斯塔夫‧羅伯特‧克希荷夫 Gustav Robert Kirchhoff 的『繞射公式』給繞射提供了一個嚴謹的數學基礎。聲波的繞射現象可能使得『聽音辨位』失了準頭,聲音來源處的『』未必是經過繞射後感覺的『其所來處』,彷彿門外樓梯間角落邊的低語聲,誤以為來於自家的大門口!!

於此我們將簡單介紹一下菲涅耳的『實驗精神』,說一說『菲涅耳原理』的『數學表達

200px-Fresnel-Kirchhoff_Diffraction_Formula_spherical_wavefront.svg

如上圖所示,假使『點波源Q_0 所發射出的球面波,它的複數『振幅』為 \psi_0 、『波長』是 \lambda 、因此『波數』為 k= \frac {2\pi}{\lambda} 。由於一個球面波,『波擾』的數值大小與距離 r' 成『反比』,『相位』會隨著波數 k 與距離 r^' 的乘積 k \cdot r^'而改變。所以在一個與點波源 Q_0 距離為 r^'  的點 Q,它的波擾是

\psi(\mathbf{r'}) = \frac {\psi_0 e^{ikr'}}{r'} ,此處 i = \sqrt{-1}

根據惠根斯原理以及波的疊加原理,將所有與點 Q 在『同一波前』上的點波源所發出的『次波』,針對於空間的某個 P 點,將各部份的『子波』貢獻疊加在一起,就能夠得到在點 P 的『總波擾』。為了和獲得的『實驗結果相符合』,菲涅耳發覺必須將計算結果乘以一個『常數因子-i/\lambda 與『傾斜因子K(\chi) ;此處 \chi 是三角形△ Q_0PQ 在點 Q 的外角。

常數因子意謂著『次波』與『主波』的相位差為 \frac {\pi}{2},也就是說相對於主波,次波的相位超前了  \frac {\pi}{2},此外次波與主波之間的振幅比率為 1:\lambda。關於傾斜因子的修正,菲涅耳設想,當 \chi=0 時,傾斜因子 K(\chi) 是最大值;而當 \chi = \pi/2 時,傾斜因子 K(\chi) 等於零。假使不做這個假設,那麼『次波』可以朝著各個方向傳播,這包括了『向前傳播』與『向後傳播』。然而實驗上並沒有觀察到向後傳播的『事實』,所以為了符合『實驗結果』,必須假定當『次波』朝著不同方向傳播時它的振幅不一樣,對於向前傳播的振幅最大,至於向後傳播的振幅很微小,可能等於零。經修正後,從點波源 Q_0 發射出的波,其『波前』上之微小面元素 \mathrm{d}S  ,對於點 P 所貢獻的波擾 \mathrm{d}\psi(\mathbf{r})

\mathrm{d}\psi(\mathbf{r}) = -\ \frac {i\psi_0 e^{ik(r'+R)}}{\lambda r' R} K(\chi)\,\mathrm{d}S

式中,RQ, P 兩點間的距離。

因此,在點 P 的總波擾就是

\psi(\mathbf{r}) = -\ \frac {i\psi(\mathbf{r}')}{\lambda} \int_{\mathbb{S}} \frac {e^{ikR}}{R} K(\chi)\,\mathrm{d}S

此處,\mathbb{S} 代表波前的積分曲面。

當然從『克希荷夫繞射公式』,可以推導出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而且並不需要菲涅耳提出的『假設』與『修正』,它們會在推導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顯露出來。因此惠更斯‧菲涅耳的表達式可以看成是克希荷夫繞射公式的一種近似。同時克希荷夫給出了『傾斜因子K(\chi) 的數學式為

K(\chi )=\frac{1}{2}(1+\cos \chi)

於是可以知道,當 \chi=0 時,傾斜因子 K(\chi) 是最大值 1;然而當 \chi = \frac{\pi}{2} 時,傾斜因子 K(\chi) 並不等於零,而是 \frac{1}{2}所以『』的確是朝所有『可能方向』傳播的!傾斜因子的存在使得次波的波幅會因為傳播方向的不同而不同︰朝著主波方向波幅較大;而逆著主波方向波幅較小。這解釋了為甚麼波動只會朝著前方傳播的物理現象 !!

讓我們玩一玩『電子繞射』的現象吧︰

Davisson-Germer: Electron Diffraction

沒有 Java Web Start 勿啟動

假使你的電腦上沒有『Java Web Start』,然而安裝了『java』,請至 PhET 的這個網頁直接下載『davisson-germer_en.jar』的檔案。然後用『java -jar 檔名.jar』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