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世界︰【□○閱讀】顯微鏡《上》

楞嚴經‧卷三

阿難。如汝所言四大和合。發明世間種種變化。阿難。若彼大性體非和合。則不能與諸大雜和。猶如虛空。不和諸色。若和合者。同於變化。始終相成。生滅相續。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阿難。如水成冰。冰還成水。汝觀地性。麤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鄰虛。即實空性。阿難。若此鄰虛。析成虛空。當知虛空。出生色相。汝今問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間諸變化相 。汝且觀此一鄰虛塵。用幾虛空和合而有。不應鄰虛合成鄰虛。又鄰虛塵。析入空者。用幾色相 。合成虛空。若色合時。合色非空。若空合時。合空非色。色猶可析。空云何合。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若問光子有大小嗎?以波動性論耶?用粒子性說乎?既是時空中之存在,如何沒有大小!既然沒有大小,又怎麼講可以量子生滅呢!解析大地粗細,以至於鄰虛塵,可知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的乎!!卡西米爾議論真空漲落,加總無量光子能量 ,竟得有限量的耶??假使真知光子本來面目,得見如來的吧??!!

光子

光子Photon)是一種基本粒子,是電磁輻射量子。在量子場論裏是負責傳遞電磁力力載子[4]:17-18。這種作用力的效應在微觀層次或宏觀層次都可以很容易地觀察到,因為光子的靜止質量為零[註 1],它可以移動至很遠距離,這也意味著它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光速。如同其它微觀粒子,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能夠展現出波動性與粒子性。例如,它能在雙縫實驗裏展示出波動性,也能在光電效應實驗裏展示出粒子性[5]:1060-1068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1905年至1917年間發展出光子的現代概念,這是為了解釋一些與光的古典波動模型不相符合的實驗結果。當時被普遍接受的經典電磁理論,儘管能夠論述關於光是電磁波的概念 ,但是無法正確解釋黑體輻射光電效應等實驗現象。半古典理論麥克斯韋方程組的框架下將物質吸收光和發射光所涉及的能量量子化,而行進的光波仍採古典方法處理;如此可對黑體輻射的實驗結果做出合理解釋。愛因斯坦的主張與普朗克的半古典理論明顯不同,他提出光本身就是量子化的概念,當時愛因斯坦稱之為「光量子」(英語:light quantum[6]。雖然半古典理論對於量子力學的初始發展做出重大貢獻,從於1923年觀測到的電子對於單獨光子的康普頓散射開始,更多的實驗證據使愛因斯坦光量子假說得到充分證實[5]:1063-1065[7][8]。由於這關鍵發現,愛因斯坦於1921年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9]

光子的概念帶動了實驗和理論物理學在多個領域的巨大進展,例如雷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量子場論、量子力學的統計詮釋量子光學量子計算等。在物理學外的其他領域裡,這概念也找到很多重要應用,如光化學高分辨顯微術,以及分子間距測量等。在當代相關研究中,光子是研究量子計算機的基本元素,也在複雜的光通信技術,例如量子密碼學等領域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根據粒子物理標準模型,光子的存在可以滿足物理定律在時空內每一點具有特定對稱性的理論要求。這種對稱性稱為規範對稱性,它可以決定光子的內秉屬性,例如質量電荷自旋[4]:358ff。光子的自旋為1,因此是玻色子,不遵守包立不相容原理[5]:1221

laser

光子從雷射的相干光束中射出
組成 基本粒子
玻色子
基本相互作用 電磁力
符號 γ \gamma
理論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1879–1955)
質量 0[1]
<1×10−18 eV/c2 [2]
平均壽命 穩定[3]
電荷 0
<1×10−35 e[2]
自旋 1[1]

 

因此顯微能觀難見物品之

顯微鏡

顯微鏡泛指將微小不可見或難見物品之影像放大,而能被肉眼或其他成像儀器觀察之工具。日常用語中之顯微鏡多指光學顯微鏡。放大倍率和清析度(聚焦)為顯微鏡重要因素。

顯微鏡是在1590年由荷蘭的詹森父子所首創。顯微鏡的類型有許多 。最常見的(和第一個被發明的)是光學顯微鏡,其使用樣品的光圖像。其他主要的顯微鏡類型是電子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超顯微鏡,和各種類型的掃描探針顯微鏡

2014年10月8日,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艾力克·貝齊格 (Eric Betzig),W·E·莫爾納爾 (William Moerner)和斯特凡·W·赫爾 (Stefan Hell),獎勵其發展超分辨熒光顯微鏡 (Super-Resolve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帶領光學顯微鏡進入奈米級尺度中。[1][2]

發明

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期(1590年)在荷蘭製造出來,發明者是亞斯·詹森,荷蘭眼鏡商。同時另一位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也製造了。後來有兩個人開始在科學上使用顯微鏡,第一個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他在1611年通過顯微鏡觀察到一種昆蟲後,第一次對它的複眼進行了描述。第二個是荷蘭亞麻織品商人列文虎克(1632年-1723年),他自己學會了磨製透鏡。他第一次描述了許多肉眼所看不見的微小植物和動物。

stereomic

現代體視顯微鏡的光學設計:
A – 物鏡
B – 伽利略望遠鏡(rotating objectives
C – 縮放控制
D – 內部物鏡
E – 棱鏡
F – 中繼透鏡
G – 分劃板
H – 接目鏡

 

,寬廣了人類之視野,加深了理知的見地也。

 

Compound Microscope

A compound microscope uses a very short focal length objective lens to form a greatly enlarged image. This image is then viewed with a short focal length eyepiece used as a simple magnifier. The image should be formed at infinity to minimize eyestrain.

The general assumption is that the length of the tube L is large compared to either fo or fe so that the following relationships hold.

In a working microscope, the length L in the sketch above is much longer than either of the lens focal lengths fo and fe.

 

2:黃福坤(研究所)張貼:2006-10-22 13:02:58:

顯微鏡則是將物體放置於透鏡焦距到兩倍焦距之間,然後將所形成的像再度透過第二個透鏡以放大鏡的方式放大 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