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從做中學習。

莊子‧秋水

公孫龍問於魏牟曰:『龍少學先王之道,長而明仁義之行;合同異,離堅白;然不然,可不可;百家之眾口之吾自以為至達已。今吾聞莊子之言,汒【茫】焉異【奇異】之。不知論之不及與,知【智】之弗若與?今吾無所開吾喙【嘴】,敢問其方【法】。』

公子牟隱機【几案】大【太】息,仰天而笑曰:「子獨【難道】不聞夫埳井之龜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出跳梁【踉】乎井幹【欄】之上,入休乎缺甃 ㄓㄡˋ【壁磚】之崖;赴【偃】水則接腋持頤,蹶【跳】泥則沒足滅跗;還【回顧】虷【孑孓】蟹【螃蟹】與科斗【蝌蚪】,莫吾能若也。且夫擅【獨占】一壑之水,而跨【據】跱【峙】埳井之樂,此亦至矣,夫子【東海之鱉】奚不時來入觀乎!』東海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絆】矣。於是逡巡【遲疑】而卻【退】,告之曰:『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於是埳井之龜聞之,適適【驚怖】然驚,規規【失貌】然自失也。

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境】,而猶欲觀於莊子之言,是猶使蚊負山,商蚷【蚿蟲】馳河也,必不勝任矣。且夫知不知論極妙之言,而自適一時之利者,是非埳井之龜與?且彼【莊子】方【履】黃泉而大【太】皇,無南無北,奭【釋】然四解【達】,淪【達到】於不測【不可測量】;無東無西,始於玄冥,反【返】於大通。子【公孫龍】乃規規然而求之以,索【求】之以,是直用管闚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今子不去,將忘子之故,失子之業。

公孫龍口呿【張口】而不合,舌舉而不下,乃逸【悄悄】而走。

220px-Timbre_USA_John_Dewey_oblW_21101968
約翰‧杜威 John Dewey

220px-Hu_Shih,_John_Dewey_and_others
攝於一九一九年來華期間

杜威認為,創造充分的條件讓『學習者』去『經驗』是教育的『關鍵』。

那麼什麼是『經驗』呢?如果說『不得不』是『不想經驗』但免不了的『狀況』,那麼講『情境分析』或許是『參與式』之『體驗』的吧!因此從『人間世』之『主動』與『被動』的『經驗』來觀察『宇宙人生』之『學習』其所『不認識』的事物,也許正顯現著『大自然』的『智慧』與『慈悲』的吧!!

左傳‧宣公十二年》中有︰

晉師在敖鄗之間,鄭皇戌使如晉師曰,鄭之從楚,社稷之故也,未有貳心,楚師驟勝而驕,其師老矣,而不設備,子擊之,鄭師為承,楚師必敗,彘子曰,敗楚服鄭,於此在矣,必許之。欒武子曰:楚自克庸以來,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于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戒懼之不可以怠。在軍,無日不討軍實而申儆之,于勝之不可保,紂之百克,而卒無後,訓之以若敖,蚡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則不匱,不可謂驕先大夫子犯有言曰,師直為壯,曲為老,我則不德,而徼怨于楚,我曲楚直,不可謂老,其君之戎,分為二廣,廣有一卒,卒偏之兩,右廣初駕,數及日中,左則受之,以至于昏,內官序當其夜,以待不虞,不可謂無備,子良,鄭之良也,師叔,楚之崇也,師叔入盟,子良在楚,楚鄭親矣,來勸我戰,我克則來,不克遂往,以我卜也,鄭不可從,趙括,趙同,曰,率師以來,唯敵是求,克敵得屬,又何俟,必從彘子,知季曰,原屏,咎之徒也。趙莊子曰,欒伯,善哉,實其言,必長晉國。

作者曾經聽到幼年時鄰里兄長問︰有哪個牌子的『mp3 播放器』比較好,兩年來或買了三個,都『不管用』?用一下子『就壞了』!然而作者『亦不知』,或由於作者『卻多言』!!………… 因是乎,有此『音樂播放器』之文的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