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ic π】聲波之傳播原理︰原理篇《三》

250px-2006-01-14_Surface_waves

Snells_law_wavefronts

Spherical_wave2

音叉

Drum_vibration_mode12

我們已經知道,在物理上『』是『空間』或者『物質』中『擾動』的『傳播現象』。它在傳播時『波前』將『能量』由此處帶往彼處,通常『』即使需要透過『介質』傳播,構成那個介質的『物質粒子』在『波前通過時』並不會產生『永久性位移』之變化,也不會一併跟著『波前前進』發生了『物質傳送』的現象。假使說將『波前』想像成空間『擾動式樣』,分布在『介質』的『空間』裡,那麼『波前』在『時間』中行徑之『變化』,也就是『波傳播』的『時空圖像』了。自然界各種不同類型的『』,不論它是『機械的』還是『非機械的』都可以由廣義的『波動方程式』來描述,然而『具體現象』之『□□波』的『數學形式』,卻是各有各的不同。

一個『振動』的『音叉』因為與『周遭空氣』的碰撞傳遞『能量』給空氣中的某些『分子』,然後這些分子又去碰撞『周遭另一些分子』將『振動』漸次依時傳遞下去。然而在『傳遞振動』時,先時碰撞之『所得』將為此時碰撞之『所失』,因此『空氣分子』並不會因為『傳播聲音』就跟著聲音『一塊跑了』!!

一七一七年出生的讓‧勒朗‧達朗貝爾 Jean le Rond D’Alembert,是法國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的身世非常可憐,是某位『作家』與一個『騎士』的私生子,出生後即被遺棄在巴黎的一座名為聖‧讓‧勒‧朗 Saint Jean-le-Rond 之教堂附近,故依習俗以教堂的名字取名,後為一位『玻璃匠』收養長大成人。達朗貝爾的一生在很多學科領域裡進行研究,於數學、力學、天文學、哲學、音樂和社會活動方面都有很多的建樹。一生六十六年間,著有八卷巨著《數學手冊》、力學專著《動力學》、二十三卷的《文集》以及《百科全書》的序言。他的很多的研究成果記載於《宇宙體系的幾個要點研究》中。一七四七年達朗貝爾發表了《Recherches sur la courbe que forme une corde tenduë mise en vibration》Researches on the curve that a tense cord forms [when] set into vibration 的論文;由於他的貢獻,其後之人將『一維波動方程式』以及它的『通用解』general solution 稱之為『達朗貝爾公式』d’Alembert’s formula。

如果說一個『擾動』可以數學上描述為 u(x, t),這是講在 t_n 時刻,這個擾動的『振幅u(x, t_n)u, x 所構成的座標系上看是一條『波前曲線』。假使這個波前沿著 x 軸『向右』以速度 c保形』等速傳播,那麼 t^' 時刻時,這條曲線就可以用 u^{'} = u(x - c t^{'}) 來描述。同樣的如果這個波前沿著 x 軸『向左』以速度 c保形』等速傳播,那麼 t^' 時刻時,這條曲線也可以用 u^{'} = u(x + c t^{'}) 來描述。如此這個保形的擾動 u(x, t) 會滿足

\frac{\partial ^2 u}{\partial t^2} = c^2\frac{\partial ^2 u}{\partial x^2} 偏微分方程式。

這就將我們帶進了所謂的『一維波動方程式』。由此來推測這個『偏微分方程式』的『通用解』將可以表示為:

在 x 軸上一個向左傳播的波和一個向右傳播的波的疊加。

在數學的描述上,一維波動方程式定義為︰

\frac{\partial ^2 u}{\partial t^2} = c^2\frac{\partial ^2 u}{\partial x^2}, \ u(x,0) = g(x), \frac {\partial u(x,0)}{\partial t} = h(x)

- \infty < x< \infty,  \  t \geq 0

220px-Plane_wave_wavefronts_3D.svg

線型水波

前面所講的『波前保形』傳播想法,舉例來說它可以是一個『平面波』在『均勻介質』中的傳播,或者說是某種『自然』或『人為』的『線型水面波』 。大自然中的『現象』有時會『指引』數學上『求解』的『方向』,因為終究人們能夠發現的那個現象方程式,也是來自於『大自然』的啊!!難到一個不受外物影響的『波前』它在 t 時刻的『相同相位』── x \overset{+}{-} c t ── 之點,到了 t^{'} 時刻就會變成不一樣的嗎??

因此物理上的『直覺』,建議著數學上的『變數變換\mu = x + c t,  \ \eta = x - c t

,這樣那個方程式就變成了

\frac {\partial u(\mu, \eta) } {\partial {\mu} \partial{\eta}}=0,因此

u(\mu,\eta) = F(\mu) + G(\eta)

,此處的 F( \mu), G ( \eta) 就是『向左』與『向右』的波,一個與 g, h 有關的『待解』函數,從初始條件可得

\because u(x,0)=g(x), \ \therefore F(x)+G(x) = g(x)

\because \frac{\partial u(x,0}{\partial t}) = h(x), \ \therefore cF'(x)-cG'(x)=h(x)

求解』再變換回 x, t 後就得到了達朗貝爾公式

u(x, t) = \frac{1}{2}\left[g(x - c t) + g(x + c t)\right] + \frac{1}{2c} \int_{x - c t}^{x + c t} h(\xi) \, d\xi

為了闡明『』的傳播與簡諧振子『振動』的密切關係,就讓我們考慮一個由『彈簧與質點』所構成的『彈簧鏈模型』物理系統︰

N 個質點 ── 它的大小不計,假設比 h 小很多 ── 以間隔 h 均勻的安置在總長度為 L = N h 的彈簧鏈 ── 它的質量不計,假設比一個質點 m 小很多 ── 上,此系統總質量 M = N m,鏈的總體虎克常數為 K = \frac{k}{N}

512px-Array_of_masses.svg

圖中 u(x) 表示位於 x 處的質點偏離平衡位置的距離。

假使這個彈簧鏈物理系統不受其它外力作用,如果我們分析作用在位於 x+h 處的質點 m 上的力,依據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F_{Newton} = m \cdot a(t) = m \cdot {{\partial^2 \over \partial t^2} u(x+h, t)}

F_{Hooke} = F_{x+2h} + F_x
= k \left [ {u(x+2h, t) - u(x+h, t)} \right ] + k[u(x, t) - u(x+h, t)]

此處 F_{Newton} 代表 u(x+h) 處質點慣性力,而 F_{Hooke} 表達 u(x+h) 處質點所受到的來自左右『鄰近』兩方的『虎克之彈簧回復力』。因此根據『動力學』中的『達朗貝爾原理』── 知名的『虛功原理』的動力學版本 ──,這個位於 u(x+h) 處質點的運動方程式是 F_{Newton} - F_{Hooke}  = 0,所以

m{\partial^2u(x+h,t) \over \partial t^2}= k[u(x+2h,t)-u(x+h,t)-u(x+h,t)+u(x,t)]

它可以用整個物理系統的常量 L, M, K 將上式改寫為

{\partial^2u(x+h,t) \over \partial t^2}={KL^2 \over M}{u(x+2h,t)-2u(x+h,t)+u(x,t) \over h^2}

如果設想一條長度 L 的彈簧鏈模型之極限 N \rightarrow \infty , h\rightarrow 0 狀況,此時 N \cdot h = L,這個物理系統將可以看成『線密度』是 \frac {M}{L} 的『』了。這個系統的波動方程式為

{\partial^2 u(x,t) \over \partial t^2}={KL^2 \over M}{ \partial^2 u(x,t) \over \partial x^2 }

比之於一維波動方程式,於是得到波速 c = \sqrt {\frac{{KL^2 }}{M}}

果真是此處 x_p 一時 t_i 之『振動u(x_p,  t_i),它要是掀起了『波瀾u(x \overset{+}{-} c t),就將會引起了彼處 x_q 它時之『動盪u(x_q, t_j)易經裡講︰『』亨。 震來虩虩,笑言啞啞。 震驚百里,不喪匕鬯。當真如此!!

如果細思彈簧鏈模型的『波擾u(x, t) 的振動方向,它可以是在 u, t 面上沿著 x 軸的方向,形成的是一種『縱波』,常作為『聲音傳播』模型。

彈簧縱波疏密波

它也可以是在 u, t 面上沿著 u 軸的方向,就變成一種『橫波』,可當作『弦的音樂』模型。

彈簧橫波

繩波

點擊啟動

PhET 繩上波

Normal Modes

點擊啟動

PhET 一維、二維彈簧鏈模型

PhET 是一種體驗式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