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隨筆︰古典力學︰轉子【五】《電磁學》一

那麼在湯姆森發現『電子』之後,『原子』的面紗也已經逐漸揭開以來,又要如何量測一個『電子』的電荷量的呢?這就是科學史上著名的『油滴實驗』Oil-drop experiment,是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密立根 Robert Millikan 與哈維‧福萊柴爾 Harvey Fletcher 在一九零九年所進行的一項物理學實驗。密立根並因此獲得一九二三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265px-Millikan's_setup_for_the_oil_drop_experiment

450px-Simplified_scheme_of_Millikan’s_oil-drop_experiment

羅伯特‧密立根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表示他的計算值為 4.774(5) \times {10}^{-10} 靜庫侖,約等於 1.5924(17) \times {10}^{-19}庫侖。現今已知的數值與密立根的結果差異小於百分之一,但是仍然比密立根測量結果的『標準誤差』 standard error 大了五倍,因此具有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在密立根油滴實驗六十年後,科學史學家發現,密立根一共向外公布了五十八次觀測數據,而他本人一共做過一百四十次觀測。他在實驗中先通過預先估測,去掉了那些他認為有偏差,以及誤差大的數據。

一九七四年美國大物理學家理查‧費曼 Richard Phillips Feynman 曾經在『加州理工學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的一場畢業典禮演說當中述說『草包族科學』Cargo cult science,他其中有一段講:

從過往的經驗,我們學到了如何應付一些自我欺騙的情況。舉個例子,密立根做了個油滴實驗,量出了電子的帶電量,得到一個今天我們知道是不大對的答案。他的資料有點偏差,因爲他用了個不準確的空氣粘滯係數數值。於是,如果你把在密立根之後、進行測量電子帶電量所得到的資料整理一下,就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 把這些資料跟時間畫成座標圖,你會發現這個人得到的數值比密立根的數值大一點點,下一個人得到的資料又再大一點點,下一個又再大上一點點,最後,到了一個更大的數值才穩定下來。

為什麼他們沒有在一開始就發現新數值應該較高?── 這件事令許多相關的科學家慚愧臉紅 ── 因爲顯然很多人的做事方式 是:當他們獲得一個比密立根數值更高的結果時,他們以爲一定哪裡出了錯,他們會拚命尋找,並且找到了實驗有錯誤的原因。另一方面 ,當他們獲得的結果跟密立根的相仿時,便不會那麼用心去檢討 。因此,他們排除了所謂相差太大的資料,不予考慮。我們現在已經很清楚那些伎倆了,因此再也不會犯同樣的毛病。

── 從帶電體間的庫倫力到
一八九七年湯姆森量測了電子的電荷/質量比,再到
 一個電子的電荷量,電磁學歷史的路途實在是遙遠得很啊! ──

─── 《【SONIC Π】電聲學導引《三》

 

對事物性質之哲學思辨,常常不如實地驗證!先入為主的篩選數據又怎能是求知之道耶?

過去哲學中有所謂『物自身』 Thing itself  的『爭論』,試想假使有一『存在物T_{\Box} ,我們發現它有 P_i 種種『性質』,今有一物 T_{\bigcirc} 具有那些 P_i 等等『性質』,我們能說 T_{\bigcirc} 就是 T_{\Box} 的嗎?如果說『不能』,那麼又發現了 T_{\Box} 還有 Q_i 等等『性質』後,T_{\bigcirc} 也有那些 Q_i 種種『性質』時,我們就能說 T_{\bigcirc}T_{\Box} 的嗎??只怕也是『不能』的吧!這樣講來,發展『科學』又怎麼是『可能的』呢!!假使可以『窮盡』一物之『所有必要條件』能不能在邏輯上『歸結』出它也就是『充分條件』的呢?如果說兩個『事物』找不到可以『區分』的『性質』,難到不該是『同一類』的嗎??更不要說 P \Longrightarrow P ,自身就是『必要條件』之一,因而果真『所有必要條件』都真,它卻不是『充分條件』,這能不產生『矛盾』的嗎??事實上,就算我們知道 R \Longrightarrow P,我們對 P 也沒有真知道『多少』,它不過是 R 的『結論之一』的吧!我們能不能夠知道 P 是『什麼』的問題,也許並不必要『直指 P 自身』而後知,當我們知道『夠多P 不是『什麼』時,在我們了解『不少P 的『性質』後,我們就算說了知『是少』,針對於 P 也並非『一無所知』的吧!!

就像說為什麼人們難以理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呢?難到是因為這個理論︰一、『光速』對於『所有伽利略的觀察者』都必然『相同』;二、『同時性』將被破壞;三、『動的時鐘』會走得『比較慢』,『跑的尺』會『縮短』;四、或者各種『悖論』存在 ,……… 的呢?也許講幾個『單純的概念C_i ,它的『長串』之『邏輯推理C_i \Longrightarrow \cdots  C_j \cdots C_k \cdots 令人『困惑』,讓人感覺『能是這樣』和『會是這樣』的嗎?然而如果『接受前提』,卻又不想『同意結論』,大概只必然是『自相矛盾』的了!假使從『所知』與『所行』的來看『人間事』之『定奪』,或許只可以『抽象的說』,『相對』的『意義』在於對所有『觀察者』沒有『所不同』,人各以其『所知所行』為是『度量』,那麼又怎麽會有『知行』合不合一的問題的呢?又怎麽會有『知難』與『行難』之比較之說??

─── 摘自《物理哲學·下中……

 

因此我們得要知道勞侖茲力是來自於『重複實驗』之歸結也。

電磁力

電磁力英語:electromagnetic force)是處於電場磁場電磁場帶電粒子所受到的作用力。大自然的四種基本力中,電磁力是其中一種,其它三種是強作用力弱作用力引力光子是傳遞電磁力的媒介。[1]:13電動力學裏,電磁力稱為勞侖茲力。延伸至相對論性量子場論,在量子電動力學裏,兩個帶電粒子倚賴光子為媒介傳遞電磁力。帶電粒子是帶有淨電荷的粒子。電荷基本粒子的內秉性質。只有帶電粒子或帶電物質(帶有淨電荷的物質)才能夠感受到電磁力,也只有帶電粒子或帶電物質才能夠製成電場、磁場或電磁場來影響其它帶電粒子或帶電物質。

對於決定日常生活所遇到的物質的內部性質,電磁力扮演重要角色。在物質內部,分子與分子之間彼此相互作用的分子間作用力,就是電磁力的一種形式。分子間作用力促使一般物質呈現出各種各樣的物理與化學性質。由於電子與原子核分別帶有的負電荷與正電荷,它們彼此之間會以電磁力相互吸引,使得電子移動於環繞著原子核的原子軌道,與原子核共同組成原子。分子的建構組元是原子。幾個鄰近原子的電子與電子、電子與原子核、原子核與原子核,以電磁力彼此之間相互作用,主導與驅動各種化學反應,因此促成了所有生物程序。[2]:6-7[3]:8-9

概述

電動力學裏,若考慮一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受力,可以用以下的勞侖茲力定律表示:

\displaystyle \mathbf {F} =q(\mathbf {E} +\mathbf {v} \times \mathbf {B} ) 

其中,\displaystyle \mathbf {F} 是勞侖茲力,\displaystyle q 是帶電粒子的電荷量\displaystyle \mathbf {E} 是電場,\displaystyle \mathbf {v} 是帶電粒子的速度\displaystyle \mathbf {B} 是磁場。

勞侖茲力定律是一個基本公理,不是從別的理論推導出來的定律 。

這方程式右邊有兩項,第一項是電場力 \displaystyle \mathbf {F} _{E}=q\mathbf {E} ,第二項是磁場力 \displaystyle \mathbf {F} _{B}=q\mathbf {v} \times \mathbf {B} 。

當兩個帶電粒子都以相同速度 \displaystyle \mathbf {v} 移動時,帶正電粒子 \displaystyle +q 會感受到電場力\displaystyle \mathbf {F} _{E} 、磁場力 \displaystyle \mathbf {F} _{M} 與淨力\displaystyle \mathbf {F} _{T} ,帶負電粒子 \displaystyle -q 會感受到電場力 \displaystyle -\mathbf {F} _{E} 、磁場力 \displaystyle -\mathbf {F} _{M} 與淨力 \displaystyle -\mathbf {F} _{T} 。注意到作用力 \displaystyle \mathbf {F} _{T} 和反作用力 \displaystyle -\mathbf {F} _{T} 不同線。在本圖內,速度 \displaystyle \mathbf {v} 的大小不按比例繪製。

靜電學裏,場源電荷所產生的電場與試探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所以電場力與試探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在靜磁學裏,無法獲得類似結果,因為只有移動中的電荷才會產生磁場,而移動中的點電荷無法構成平穩電流,無法用必歐-沙伐定律正確地計算出磁場。在電動力學裏,應用推遲勢概念,可以推導出必歐-沙伐點電荷定律。這定律給出,移動中的場源電荷所產生的電場、磁場與試探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所以,電磁力遵守平方反比定律[4]:435-440

作用與反作用定律又分為兩種版本:強版本和弱版本。這裡,第三定律所表述的是「弱版作用與反作用定律」。而「強版作用與反作用定律」,除了弱版作用與反作用定律所要求的以外,還要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萬有引力靜電力都遵守強版作用與反作用定律。可是,在某些狀況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並不同線(兩作用點的連線)。

設想兩個呈平移運動電荷,其平移速度相同,但並不垂直於兩電荷的連線。由於必歐-沙伐點電荷定律洛倫茲力定律計算出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並不同線,這一對電磁力只遵守弱版牛頓第三運動定律。若兩移動的電荷,其移動的速度互相垂直,則它們各自感受到的電磁力不遵守弱版牛頓第三運動定律。[5]:7[6]:349-351

 

若能注意理論初創時,所生之『解釋的矛盾』︰

法拉第弔詭

法拉第弔詭Faraday paradox)是一個關於法拉第感應定律的物理實驗。於1831年,物理學大師麥可·法拉第推斷出法拉第感應定律(簡稱「法拉第定律」),但是,在應用這定律來解釋法拉第弔詭的過程中,他遇到了很多困難。這在本文會有詳細相關敘述。

實驗組態

圖1,法拉第的圓盤形發電機。圓盤形導體(淺藍色)以角速率 \displaystyle \omega 旋轉於由一塊圓柱形永久磁鐵(未繪出)產生的磁場 \displaystyle \mathbf {B} (以棕褐色箭矢表示)。勞侖茲力的磁部分 \displaystyle \mathbf {v} \times \mathbf {B} 趨動徑向電流,從圓盤中心,流過圓盤,抵達邊緣(天藍色),然後通過底端金屬刷(五角形)、支撐架(深藍色)、轉軸,返回圓盤中心,形成完整迴路。只要轉動圓盤,就可以從機械運動產生電流(金黃色)。

如右圖所示,法拉第弔詭實驗只需要一些簡單器件:圓柱形永久磁鐵、圓盤形導體、金屬刷、轉軸導體、支撐架導體,檢流計。圓柱形永久磁鐵與圓盤形導體分別安裝於各自的轉軸,可以各自自由旋轉。將安裝於支撐架一端的金屬刷與圓盤邊緣相接觸,又將與圓盤相連接的轉軸安裝於支撐架另一端,就可以形成完整閉合電路。在這閉合電路中,串聯一個檢流計來測量電流

實驗程序

這實驗的進行有三個步驟:

  1. 假設磁鐵為固定不動,不能旋轉,只讓圓盤旋轉,則檢流計會測量到直流。這實驗設備的功能類似發電機,因此稱為「法拉第發電機」、又稱為法拉第圓盤Faraday disc)、或單極發電機homopolar generator)。
  2. 假設圓盤為固定不動,不能旋轉,只讓磁鐵旋轉,則檢流計不會測量到直流
  3. 假設讓圓盤與磁鐵以同角速度旋轉,則檢流計會測量到直流,如同第一步驟得到的結果。

為什麼弔詭?

有些物理學者稱這實驗為弔詭,因為,猛然一看,這實驗似乎違背了法拉第定律,不論是甚麼部分在旋轉,穿過圓盤的磁通量好像都一樣,所以,從磁通量觀點來看,對於這三個案例,電動勢都應該預測為零。這觀點錯誤地選擇了用來計算磁通量的曲面,對於這論點,稍後會有更詳細解釋。

透過鐵粉顯示出的磁場線。將條狀磁鐵放在白紙下面,鋪灑一堆鐵粉在白紙上面,這些鐵粉會依著磁場線的方向排列,形成一條條的曲線,在曲線的每一點顯示出磁場線的方向。

磁場線觀點來看,這弔詭又有不同的理論結果。在法拉第的電磁感應模型裏,磁場是由想像的磁場線組成。若將條狀磁鐵放在白紙下面,鋪灑一堆鐵粉在白紙上面,這些鐵粉會依著磁場線的方向排列,形成一條條的曲線,在曲線的每一點顯示出磁場線的方向。假若電動勢與磁場線被電路切割的速率呈正比,則從磁鐵的參考系觀測,磁場線為固定不動。所以,相對於磁鐵,將圓盤旋轉,或相對於圓盤,將磁鐵旋轉,這兩種動作應該都會生成電動勢,但是若將磁鐵與圓盤一同旋轉,則電動勢為零。

法拉第的解釋

在法拉第的「電磁感應模型」裏,當閉合電路切割過磁場線時,會有感應電流生成於這閉合電路。按照這模型,當圓盤旋轉或磁鐵旋轉時,應該會有感應電流流動於法拉第圓盤,而當磁鐵與圓盤一同旋轉時,應該不會出現感應電流。然而,這結果與實驗結果迥然不同。法拉第試圖解釋這差異,他假定當磁鐵旋轉時,磁鐵的整個磁場於其伴隨的磁場線固定不動(注意到這是一個完全正確的繪景,雖然也許不太容易從電磁感應模型推理出來)。換句話說,磁場線的參考系與磁鐵的參考系不同。在下一個段落,會有詳細論述,現代物理學(自從發現電子之後)不需要電磁感應模型,就能夠完全解釋這弔詭。

現代解釋

電子與勞侖茲力

自從約瑟夫·湯姆森於1897年發現電子之後,物理學者獲得了微觀解析這弔詭的能力。注意到移動於磁場 \displaystyle \mathbf {B} 的電子會感受到勞侖茲力 \displaystyle \mathbf {F} _{Lorentz}=q\mathbf {v} \times \mathbf {B} ;其中,\displaystyle q 是電子所帶電荷量\displaystyle \mathbf {v} 是電子移動速度。如圖1所示,呈旋轉運動中的圓盤導體,其內部自由電子會感受到勞侖茲力。這勞侖茲力垂直於電子的速度 \displaystyle \mathbf {v} ,也垂直於磁場 \displaystyle \mathbf {B} ,而磁場 \displaystyle \mathbf {B} 又垂直於圓盤。所以,按照右手定則,這勞侖茲力的方向(對於電子)是反徑向,即朝著轉軸的方向;對於正價粒子,勞侖茲力的方向是徑向,即朝著圓盤邊緣的方向。

當然,這徑向力會生成動生電動勢,造成電流流動於整個電路,因為它造成了電子的反徑向移動。這電子的反徑向運動又會生成另一股勞侖茲力,反抗隨著圓盤旋轉的電子圓周運動,這趨向於使圓盤旋轉變慢。因此,只有倚賴不斷地施加外力,圓盤才能持續旋轉。由於圓盤持續旋轉,電流也持續地流動於整個電路。這機制與實驗觀測相符合:每當圓盤旋轉,就會生成電流,不論磁場的屬性為何。

應用勞侖茲力定律可以解釋法拉第弔詭,但這也在學術界引起極大的爭論──到底磁場是否隨著磁鐵旋轉?按照勞侖茲力定律,磁場與導體之間的相對運動,直接地與作用於電荷的勞侖茲力有關,物理學者猜測,對於磁鐵與圓盤共同旋轉而電動勢不為零的案例,磁場應該不會與磁鐵共同旋轉,否則,磁場就無法與圓盤呈相對運動。

 

往往深負『啟發性』,可以砥礪『科學思維』。

自能感受物理大師費曼之言矣◎

法拉第感應定律不適用案例

圖4,根據費曼教科書的例子給出的案例。對於這案例,法拉第定律不適用。光電導體長方塊(淡藍色)沿著兩條平行導線滑行。在某狹窄固定區域(深藍色),照射強烈光波,施加強烈磁場。當長方塊行經這狹窄固定區域時,被照射到的材料會出現導電性質。由於勞侖茲力定律,整個電路會出現電動勢與電流(金黃色)。

如圖4所示,光電導體長方塊平移於兩條平行導線。在某狹窄固定區域,照射強烈光波,施加強烈磁場。當長方塊行經這狹窄固定區域時,被照射到的光電導體會出現導電性質。由於勞侖茲力定律,會有電流從頂方導線,經過這狹窄固定區域的光電導體,流動到底方導線,然後經過連接電路,回到頂方導線。對於這案例,電路固定不動,穿過電路的磁通量不變,所以,應用法拉第定律計算出來的電流為零。但是,勞侖茲力定律建議,電流實際存在。

這案例是根據物理大師理查·費曼想出來的點子,凸顯法拉第定律(即連結電動勢與磁通量之間的關係的版本,費曼稱為「通量定則 」)不適用於某些狀況的事實。費曼這樣說:[2]

對於這案例,通量定則不適用。通量定則只能應用於一類電路,其路徑的實體物質不能改變。假若電路路徑的實體物質有所改變,則必須回到基本定律。以下兩個基本定律永遠會給出正確的物理

\displaystyle \mathbf {F} =q(\mathbf {E} +\mathbf {v} \times \mathbf {B} ) 
\displaystyle \nabla \times \mathbf {E} =-{\begin{matrix}{\frac {\partial }{\partial t}}\end{matrix}}\mathbf {B} 

— 理查·費曼 《費曼物理學講義》

費曼應用勞侖茲定律來解釋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重點是通量定則只適用於某些狀況,雖然這些是非常實用的狀況。

 

當可了解

倜立實驗

倜立實驗電路圖

通量定則不適用於倜立實驗。圖5展示「倜立實驗」。[5]在這由物理學者唐納德·倜立Donald Tilley)設計出的實驗裏,整個電路是由兩個迴路或網目組成。在右手邊迴路串聯了一具檢流計。在左手邊迴路中心置放了一塊磁鐵,其產生的磁場為 \displaystyle \mathbf {B} 。兩個迴路共同享有一個轉閘開關。首先設定轉閘開關與端點1相接觸,左手邊迴路為開路,右手邊迴路為閉路。然後旋轉轉閘開關,改與端點2相接觸,使得右手邊迴路成為開路,左手邊迴路仍舊為開路,但整個電路成為閉路。注意到磁場並沒有改變,但是穿過的面積變大,因此,磁通量也會改變。可是,檢流計的量針並沒有偏動(假定可以忽略轉閘開關旋轉時的效應),這意味著檢流計並沒有檢測到任何感應電動勢。所以,法拉第定律不適用於這案例。

有些物理學者認為,在法拉第實驗裏,感應電壓的出現,是因為電路切割了磁場線,而不是因為實際磁通量有所變化。這可以從倜立實驗觀察得知,因為,雖然穿過電路的磁通量有所變化,並沒有任何磁場線移動經過電路,所以不會有任何感應電流。

物理學者艾倫·納斯邦Allen Nussbaum)建議,只有在磁通量改變的時候,同時也給出機械功,法拉第定律才適用。[6]思考處於磁場 \displaystyle \mathbf {B} 、載有電流 \displaystyle I 的載流導線,其所感受到的作用力可以表達為

\displaystyle \mathrm {d} \mathbf {F} =I\mathrm {d} {\boldsymbol {\ell }}\mathbf {\times } \mathbf {B} 

其中,\displaystyle \mathrm {d} \mathbf {F} 是載流導線所感受到的微小作用力,\displaystyle \mathrm {d} {\boldsymbol {\ell }} 是載流導線的微小線元素。

假設微小線元素 \displaystyle \mathrm {d} {\boldsymbol {\ell }} 的位移為 \displaystyle \mathrm {d} \mathbf {r} ,則所做的機械功 \displaystyle \mathrm {d} W 為

\displaystyle \mathrm {d} W=\mathrm {d} \mathbf {F} \cdot \mathrm {d} \mathbf {r} =(I\mathrm {d} {\boldsymbol {\ell }}\mathbf {\times } \mathbf {B} )\cdot \mathrm {d} \mathbf {r} 

微小線元素 \displaystyle \mathrm {d} {\boldsymbol {\ell }} 因為位移而遮蓋的面積 \displaystyle \mathrm {d} \mathbf {S} 為

\displaystyle \mathrm {d} \mathbf {S} =\mathrm {d} \mathbf {r} \mathbf {\times } \mathrm {d} {\boldsymbol {\ell }} 

所做的機械功為

\displaystyle \mathrm {d} W=I\mathbf {B} \cdot \mathrm {d} \mathbf {s} =I\mathrm {d} \Phi 

其中,\displaystyle \Phi 是磁通量。

這機械功等於電位\displaystyle V 的電荷 \displaystyle \mathrm {d} q 的電位能

\displaystyle \mathrm {d} W=V\mathrm {d} q=VI\mathrm {d} t 

這樣,可以得到法拉第定律的方程式:

\displaystyle \mathrm {d} \mathbf {\Phi } =V\mathrm {d} t 
注意到,法拉第定律的方程式為正確無誤,若且唯若,機械功 \displaystyle \mathrm {d} W 不等於零。換句話說,只有倚賴做機械功來改變磁通量,法拉第定律才正確無誤。

回到倜立實驗。由於磁通量的改變並沒有做出機械功(假定扭轉轉閘開關所做的機械功為零),所以,法拉第定律不適用,不會出現任何電動勢或電流。

 

的旨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