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生》 Python 作坊【甲】尋本溯源

甲骨文作一

甲骨文作二

甲骨文作三

△★ 坊

《説文解字》:,起也。从人,从乍。

本義:木匠用刀具砍斫削刻,制作器物。

《説文解字》:,邑里之名。从土,方聲 。古通用埅。

原意:邊塞的防護墙。

想當初

李時珍說『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 ︰

本草綱目‧穀之四

燒酒(《綱目》)

釋名】火酒(《綱目》)、阿剌吉酒(《飲膳藥正》)

集解

時珍曰︰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 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

曰︰暹邏酒以燒酒複燒二次,入珍寶異香。其壇每個以檀香十數斤燒煙熏令如漆,然後入酒蠟封,埋土中二、三年,絕去燒氣,取出用之。曾有人攜至舶,能飲三、四杯即醉,價值數倍也。有積病,飲一、二杯即愈,且殺蠱。予親見二人飲此,打下活蟲長二寸許,謂之魚蠱雲。

氣味】辛、甘,大熱,有大毒。

時珍曰︰過飲敗胃傷膽,喪心損壽,甚則黑腸腐胃而死。與薑、蒜同食,令冷水、綠豆粉解其毒。

主治】消冷積寒氣,燥濕痰,開郁結,止水泄,治霍亂瘧疾噎膈 ,心腹死,殺蟲辟瘴,利小便,堅大便,洗赤目腫痛,有效(時珍 )。

發明

時珍曰︰燒酒,純陽毒物也。面有細花者為真。與火同性,得火即燃,同乎焰消。北人四時飲之,南人止暑月飲之。其味辛甘,升揚發散;其氣燥熱,勝濕祛寒。故能開怫鬱而消沉積,通膈噎而散痰飲,治泄瘧而止冷痛也。辛先入肺,和水飲之,則抑使下行,通調水道,而小便長白。熱能燥金耗血,大腸受刑,故令大便燥結 ,與薑、蒜同飲即生痔也。 飲之,汗出而膈快身涼;赤目洗之,淚出而腫消赤散,此乃從治之方焉。過飲不節,殺人頃 刻。近之市沽 ,又加以砒石、草烏、辣灰、香藥,助而引之,是假盜以方矣。善攝生者宜戒 之。按︰劉克用《病機賦》雲︰有人病赤目,以燒酒入鹽飲之,而痛止腫消。蓋燒酒性走,引鹽通行經絡,使郁結開而邪熱散,此亦反治劫劑也。

附方】新七。

冷氣心痛︰燒酒入飛鹽飲,即止。 陰毒腹痛︰燒酒溫飲,汗出即止。 嘔逆不止︰真火酒一杯,新汲井水一杯,和服甚妙。(瀕湖) 寒濕泄瀉,小便清者︰以頭燒酒飲之,即止。 耳中有核,如棗核大,痛不可動者︰以火酒滴入,仰之半時,即可風蟲牙痛︰燒酒浸花椒,頻頻漱之。 寒痰咳嗽︰燒酒四兩,豬脂、蜜、香油、茶末各四兩,同浸酒內,以茶下之,取效。

也許令人生疑』,不論是古代『怎可能沒人』會燒酒?或者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畢竟該『事實的歸事實』,最好當『實事求是』才好的吧!

其後,考古發現︰

李渡無形堂元代燒酒作坊遺址位於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李渡鎮,是江西李渡酒業有限公司在2002年6月改建老廠生產車間時發現的。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之對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了一批元代采用地缸發酵生產蒸餾酒酒窖水井,以及明代鑪竈晾堂蒸餾設施等種類豐富的釀酒遺蹟。已發掘的部分出土南宋至清的遺物300餘件,其中70多件是陶瓷酒器。

彷彿那才『證實』了李時珍的『實話實說』的了!!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
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

元代酒窖
元代酒窖

水井街酒坊遺址
四川水井坊白酒作坊遺址

 

雖說『尋本溯源』是件好事,但在『日新月異』的今天,也許得『行有餘力』方合適去作,當作『甘蔗』也能『正吃』的吧!?

因此,得閒的時候再讀『派生』之『套件□□』的歷史

A history of Python packaging

,眼下專注『派生』的『套件○○』當局

PyPA 】 ── Python Packaging Authority

所講的【建議工具】以『決疑』︰

Tool Recommendations

Page Status: Complete
Last Reviewed: 2014-11-11

If you’re familiar with Python packaging and installation, and just want to know what tools are currently recommended, then here it is.

Installation Tool Recommendations

  • Use pip to install Python packages from PyPI. [1] [2]
  • Use virtualenv, or pyvenv to isolate application specific dependencies from a shared Python installation. [3]
  • Use pip wheel to create a cache of wheel distribu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speeding up subsequent installations. [4]
  • If you’re looking for management of fully integrated cross-platform software stacks, consider buildout (primarily focused on the web development community) or Hashdist, or conda (both primarily focused o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Packaging Tool Recommendations

 

展開『派生作坊』的『園林』之旅︰

‧ 《 Installing and Using Setuptools

‧ 《 Welcome to Setuptools’ documentation!

‧《 pip

‧ ……

圖謀『風生水起』之『靈境』?陶養『山水仙神』的『德馨』!!

 

 

 

 

 

字詞網絡︰ WordNet 《六》 相 □ 而用 ○ !!

屠龍刀

屠龍刀

論語‧《陽貨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所謂『相由心生』是說精神外顯的『形貌』從『用心方向』而來,這個『習焉不察』之內在『心相』,常可以用來分辨『行業』。一行有一行的規矩,百業有百業的訣竅,入了行,從了業,自然帶有某種『氣息』的吧!如何才能夠不著『相』?若可『無所住』而生其『心』,那麼既無『我心』何來『我相』的呢!!

那麼這個《子之武城》一事,是否有個『前言』對上『後語』,可分出『對錯好壞』的呢?也許有個『禮樂』之『理』和『禮樂』之『用』的差別,想那『子游』為武城宰,採用『禮樂』教化之道,孔夫子卻『莞爾』笑,豈有不『以子之言,擊子之語』的哩!然而夫子所謂『戲之』果真是說『割雞焉用牛刀?』是錯了嗎?恐是不樂見『禮樂』被當作了『名器』的吧!就像到了宋代的『存天理,去人欲』,導致『死生事小,失節事大』,終演成『禮教殺人』之憾事 !!於是

祇『』這樣『』,不『』那樣『使』,終究難了『用大』之道 ── 無用而不通達 ── ,如如不動,應事而動,因事制宜。

正說著『以正治國』和『以奇用兵』,『為學之法』與『用學之法 』的不同,也須避免那『紙上談兵』之過。此事《孫子兵法

地形‧第十

孫子曰:地形者、有者、有者、有者、有者、有者 。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通形者, 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可以往,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 。支形 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利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 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凡此六者 ,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者、有者、有者、有者、有者、有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災,將之過也。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卒強吏弱,曰馳;吏強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 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將不能料敵,以少合衆,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凡此六者,敗之道也,將之 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 ,唯民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

視卒如嬰兒,故可以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 。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講的好。

因此假使一個人即使通熟了『自然語言工具箱』 NLTK Natural Language Toolkit ,針對不同的應用情況,往往也會從新『包裹』 NLTK 原有的『程式介面』 API ,以『』程式開發、驗證、擴張、整合……等等事宜。甚至『改寫』部份『原始碼』,以『』之於不同的軟體環境。舉例來說︰

NodeBox3.

NodeBox makes it easy to do data visualisations【視覺化】 , generative design 【衍生設計』and complex production challenges.

是一套用『 java 』寫的工具軟體。它的安裝十分簡單︰

# 此軟體需要 openjdk-7-jdk

pi@raspberrypi ~ $ sudo apt-get install git-core openjdk-7-jdk ant

# 更改 raspbian 預設的 java-6-openjdk

pi@raspberrypi ~ $ sudo update-alternatives --config java
替代項目 java(提供 /usr/bin/java)有 3 個選擇。

  選項       路徑                                               優先權  狀態
------------------------------------------------------------
  0            /usr/lib/jvm/java-6-openjdk-armhf/jre/bin/java        1057      自動模式
  1            /usr/lib/jvm/java-6-openjdk-armhf/jre/bin/java        1057      手動模式
* 2            /usr/lib/jvm/java-7-openjdk-armhf/jre/bin/java        1043      手動模式
  3            /usr/lib/jvm/jdk-8-oracle-arm-vfp-hflt/jre/bin/java   318       手動模式

按 [enter] 保留目前選項 [*],或輸入選項編號:2
pi@raspberrypi ~ $ 

# 安裝 nodebox3 與執行

pi@raspberrypi ~ $ git clone git://github.com/nodebox/nodebox.git
pi@raspberrypi ~ $ cd nodebox
pi@raspberrypi ~ $ ant run

 

它另外有一個用『派生』 Python 寫的『語言學』程式庫︰

Linguistics

Description

With the Nodebox English Linguistics library you can do grammar inflection and semantic operations on English content. You can use the library to conjugate verbs, pluralize nouns, write out numbers, find dictionary descriptions and synonyms for words, summarise texts and parse grammatical structure from sentences.

The library bundles WordNet (using Oliver Steele’s PyWordNet), NLTK, Damian Conway’s pluralisation rules, Bermi Ferrer’s singularization rules, Jason Wiener’s Brill tagger, several algorithms adopted from Michael Granger’s Ruby Linguistics module, John Wiseman’s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gressive Imagery Dictionary, Charles K. Ogden’s list of basic English words, and Peter Norvig’s spelling corrector.

安裝與使用方法如下︰

pi@raspberrypi ~ $ mkdir nodebox
pi@raspberrypi ~ $ cd nodebox
pi@raspberrypi ~/nodebox $ wget https://www.nodebox.net/code/data/media/linguistics.zip
pi@raspberrypi ~/nodebox $ unzip linguistics.zip

# 注意!不是文件上說的 ximport ,而是 import
pi@raspberrypi ~/nodebox $ python
Python 2.7.3 (default, Mar 18 2014, 05:13:23) 
[GCC 4.6.3] on linux2
Type "help", "copyright", "credits" or "license" for more information.
>>> import en
>>> print en.is_number(12)
True
>>> print en.is_number("twelve")
True
>>> 

 

光從這個『程式庫』的描述,就可以知道它功能強大,讀者自可從說明文件了解如何使用。要是

再次問

字詞網絡︰ WordNet 《二》 勞動離正義多遠?!

,回答

也許更『』於『風馬牛不相及』的吧!!

# 馬與牛相會於『有蹄哺乳類動物』

>>> print en.noun.meet("horse", "cow", sense1=0, sense2=0)
[['ungulate', 'hoofed mammal']]

# 馬和風相會於『物理實體』

>>> print en.noun.meet("horse", "wind", sense1=0, sense2=0)
[['physical entity']]

# 勞動以及正義同屬『抽象』

>>> print en.noun.meet("labor", "justice", sense1=0, sense2=0)
[['abstraction']]
>>> 

 

───

:元,亨,利牝馬之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 ,東北喪朋。 安貞,吉。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 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順得常。 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 。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 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 ───

 

 

 

 

 

 

字詞網絡︰ WordNet 《五》 白話文 □○?○□!

如果有人主張『程式語言』應該要『大一統』,明定『程式寫法』規矩,恐怕會是個『笑話』。假使在『愛國心』的旗幟下,『內憂外患』之情勢裡,那受創的『民族魂』,能不轟轟烈烈的燃燒一番 ?或『清談』或『反復』或『革命』……,百年後的今天,省思…衡量……尚落個『文‧白』煙硝未斷,『得‧失』功過難了!

細思量為何古代不出『』先生?沒有『』先生??恐是文化的『概念者也』經脈之過!語言的『字詞網絡』不能立功!所以民智不開 ,自然『』先生之『民主』不來,理盲當道豈得『』先生的『科學』之道,於是乎

主張

新文學運動

胡適和陳獨秀二人首先提出文學革命主張,建設新文學運動理論,樹立明確的改革方向。二人都認為作品不應只講求形式,文學應內容充實,具有創意,表達明確,情感真摯。

胡適在 1917 年1月號的《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八項主張: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須講求文法,四曰不作無病呻吟,五曰務去爛調套語,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講對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語。胡適在文中大力提倡白話文,認為:「白話文學之為中國文學之正宗,又為將來文學必用之利器,可斷言也。 」

他於 1918 年發表「建設的文學革命論」,將八項主張歸納為四項原則:一曰要有話說,方才說話。二曰有什麼話,說什麼話;話怎樣說,就怎樣說。三曰要說我自己的話,別說別人的話。四曰是什麼時代的人,說什麼時代的話。

此外,他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導言》中提出要用一種新的文學史觀,打倒古文學的正統,建立白話文學為中國文學的正宗。另一方面要用向來被文人輕視的白話作為一切文學的唯一工具 ,創造中國的文學。

陳獨秀則於 1917 年 2 月號的《新青年》發表「文學革命論」,提出三大主張:「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腐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瞭的、通俗的社會文學」。

發起

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發生於 1919 年 5 月 4 日的中國北京,為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學生運動,以及包括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運動。事件起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完結後舉行的巴黎和會中,列強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當時北洋政府未能捍衛國家利益,國人極度不滿,從而上街遊行表達不滿。當時最著名的口號之一是「外爭國權(對抗列強侵權),內除國賊(懲除媚日官員)」。

姑妄說︰沒找着『科學精神』,也少了些『民主素養』,只能講『滿腔熱血』正沸騰!!

有人問︰《莎士比亞》戲劇寫的好嗎?寫的很好,但是沒有什麼人讀!問︰為什麼呢??它用的是十六世紀的『古英文』。你是說『文外文』喔!!不是『文外文』,是那個時代的『白話文』。此時問者『三條線』︰不是『過去的』都是『文□文』。答︰要這麼講的話,那個五四之『白話文』也是『過去的』,現今火紅的是『唱給你聽』、『演給你看』以及『跳給你讚』,即使『後現代』 、『火星語』都已經『落伍』,新潮流是『聽圖看話』…趕忙打斷來問︰『』圖?『』話?有沒有搞錯??答︰ 不信!去 LINE 一下,哩兜哉樣!!

要說『秦始皇』推動『車同軌,書同文。』是好事嗎?再講到推動『國同語』呢??試看『滿族』之『語言』和『文字』已經成為了『保護資產』,此事『康熙大帝』當時果真能得先見,料想知之的嘛 !以此觀之

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如果沒有人『』,自然就『消逝』時流之中,等待再次被『』發現的吧!!

元代王實甫著《西廂記》── 金聖嘆評為『第六才子書』 ── 是『文言文』,這《西廂記》改自

唐‧元稹‧《鶯鶯傳》 ── 《會真記》,更是『古文言文』,何妨當作『非現代』之『金星文Touch Touch

 

鶯鶯傳

唐貞元中,有張生者,性溫茂,美丰容,內秉堅孤,非禮不可入。或朋從遊宴,擾雜其間,他人皆汹汹拳拳[1],若將不及;張生容順而已,終不能亂。以是年二十三,未嘗近女色。知者詰之,謝而言曰:「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淫行耳。余真好色者,而適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嘗不留連於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 」詰者哂之。

無幾何,張生遊於蒲,蒲之東十餘里,有僧舍曰普救寺,張生寓焉 。適有崔氏孀婦,將歸長安,路出於蒲,亦止茲寺。崔氏婦,鄭女也;張出於鄭,緒其親,乃異派之從母。是歲,渾瑊(ㄓㄣ針)薨於蒲,有中人丁文雅,不善於軍,軍人因喪而擾,大掠蒲人。崔氏之家,財產甚厚,多奴僕,旅寓惶駭,不知所託。先是,張與蒲將之黨有善,請吏護之,遂不及於難。十餘日,廉使杜確將天子命以總戎節,令於軍,軍由是戢(ㄐㄧˊ集)。

鄭厚張之德甚,因飾饌以命張,中堂宴之。復謂曰:「姨之孤嫠(ㄌㄧˊ里)未亡,提攜幼稚,不幸屬師徒大潰,實不保其身,弱子幼女 ,猶君之生也,豈可比常恩哉?今俾以仁兄禮奉見,冀所以報恩也 。」命其子,曰歡郎,可十餘歲,容甚溫美。次命女曰:「鶯鶯,出拜爾兄,爾兄活爾。」久之辭疾,鄭怒曰:「張兄活爾之命,不然,爾且擄矣,能復遠嫌乎?」久之乃至,常服睟(ㄙㄨㄟˋ碎)容,不加新飾。鬟垂黛接,雙臉斷紅[2]而已,顏色豔異,光輝動人。張驚為之禮,因坐鄭旁。以鄭之抑而見也,凝睇怨絕,若不勝其體者。問其年紀,鄭曰:「今天子甲子歲之七月,今貞元庚辰,生十七年矣。」張生稍以詞導之,不對,終席而罷。

張自是惑之,願致其情,無由得也。崔之婢曰紅娘,生私為之禮者數四,乘間遂道其衷。婢果驚沮,腆然而奔,張生悔之。翌日,婢復至,張生乃羞而謝之,不復云所求矣。婢因謂張曰:「郎之言,所不敢言,亦不敢泄。然而崔氏之族姻,君所詳也,何不因其德而求娶焉?」張曰:「予始自孩提,性不苟合。或時紈綺閒居,曾莫流盼。不為當年,終有所蔽。昨日一席間,幾不自持。數日來,行忘止,食忘飽,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納采問名,則三數月間,索我於枯魚之肆矣。爾其謂我何?」婢曰:「崔之貞順自保,雖所尊不可以非語犯之,下人之謀,固難入矣。然而善屬文,往往沈吟章句,怨慕者久之。君試為喻情詩以亂之,不然,則無由也。」張大喜,立綴春詞二首以投之。

是夕,紅娘復至,持彩箋以授張曰:「崔所命也。」題其篇曰《明月三五夜》,其詞曰:「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張亦微喻其旨,是夕,歲二月旬有四日矣。崔之東有杏花一株,攀援可踰。既望之夕,張因梯其樹而踰焉,達於西廂,則戶半開矣。紅娘寢於床上,因驚之。紅娘駭曰:「郎何以至?」張因紿(ㄉㄞˋ待)[3]之曰:「崔氏之箋召我也,爾為我告之。」無幾,紅娘復來,連曰:「至矣!至矣!」張生且喜且駭,必謂獲濟。

及女至,則端服嚴容,大數張曰:「兄之恩,活我之家厚矣。是以慈母以弱子幼女見託。奈何因不令之婢,信淫逸之詞,始以護人之亂,而終掠亂以求之,是以亂易亂,其去幾何?誠欲寢其詞,則保人之奸,不義;明之於母,則背人之惠,不祥;將寄於婢僕,又懼不得發其真誠。是用託短章,願自陳啟,猶懼兄之見難,是用鄙靡之詞,以求其必至。非禮之動,能不愧心,特願以禮自持,無及於亂。」言畢,翻然而逝。張自失者久之,復踰而出,於是絕望。

數夕,張君臨軒獨寢,忽有人覺之。驚駭而起,則紅娘斂衾攜枕而至。撫張曰:「至矣!至矣!睡何為哉?」並枕重衾而去。張生拭目危坐,久之,猶疑夢寐,然而修謹以俟。俄而,紅娘捧崔氏而至,至則嬌羞融冶,力不能運支體,曩時端莊,不復同矣。是夕,旬有八日也,斜月晶瑩,幽輝半床。張生飄飄然,且疑神仙之徒,不謂從人間至矣。有頃,寺鐘鳴,天將曉,紅娘促去。崔氏嬌啼宛轉,紅娘又捧之而去,終夕無一言。張生辨色而興,自疑曰:「豈其夢邪?」及明,睹妝在臂,香在衣,淚光熒熒然,猶瑩於茵席而已。

是後十餘日,杳不復知。張生賦《會真詩》三十韻,未畢,而紅娘適至。因授之以貽崔氏。自是復容之,朝隱而出,暮隱而入,同安於曩所謂西廂者,幾一月矣。張生常詰鄭氏之情,則曰:「我不可奈何矣,因欲就成之。」無何,張生將之長安,先以情諭之。崔氏宛無難詞,然而愁怨之容動人矣。將行之再夕,不復可見,而張生遂西下。數月,復游於蒲,會於崔氏者又累月。

崔氏甚工刀札,善屬文,求索再三,終不可見。往往張生自以文挑之,亦不甚觀覽。大略崔之出人者,藝必窮極,而貌若不知;言則敏辯,而寡於酬對。待張之意甚厚,然未嘗以詞繼之。時愁豔幽邃,恆若不識;喜慍之容,亦罕形見。異時獨夜操琴,愁弄悽惻,張竊聽之,求之,則終不復鼓矣。以是愈惑之。

張生俄以文調及期,又當西去。當去之夕,不復自言其情,愁歎於崔氏之側。崔已陰知將訣矣,恭貌怡聲,徐謂張曰:「始亂之,終棄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亂之,君終之,君之惠也;則沒身之誓,其有終矣,又何必深感於此行?然而君既不懌(ㄧˋ義)[4],無以奉寧。君常謂我善鼓琴,嚮時羞顏,所不能及。今且往矣,既君此誠。」因命拂琴,鼓《霓裳羽衣序》,不數聲,哀音怨亂,不復知其是曲也。左右皆歔欷,崔亦遽止之。投琴,泣下流漣,趨歸鄭所,遂不復至。明旦而張行。

明年,文戰不勝,張遂止於京,因貽書於崔,以廣其意。崔氏緘報之詞,粗載於此。云:「捧覽來問,撫愛過深,兒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勝[5]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飾。雖荷殊恩,誰復為容?睹物增懷,但積悲歎耳。伏承示於京中就業,進修之道,固在便安。但恨僻陋之人,永以遐棄,命也如此,知復何言?自去秋已來,常忽忽如有所失,於喧嘩之下,或勉為語笑,閒宵自處,無不淚零。乃至夢寐之間,亦多敘感咽離憂之思,綢繆繾綣,暫若尋常;幽會未終,驚魂已斷。雖半衾如暖,而思之甚遙。一昨拜辭,倏逾舊歲。長安行樂之地,觸緒牽情,何幸不忘幽微,眷念無斁(ㄧˋ義)[6]。鄙薄之志,無以奉酬。至於終始之盟,則固不忒。憶昔中表相因,或同宴處,婢僕見誘,遂致私誠。兒女之心,不能自固。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無投梭之拒。及薦寢席,義盛意深,愚細之情,永謂終託。豈期既見君子,而不能定情,致有自獻之羞,不復明侍巾幘(ㄗㄜˊ責)。沒身永恨,含歎何言?倘仁人用心,俯遂幽眇(ㄇㄧㄠˇ秒);雖死之日,猶生之年。如或達士略情,舍小從大,以先配為醜行,謂要盟之可欺。則當骨化形銷,丹誠不泯;因風委露,猶託清塵。存沒之誠,言盡於此;臨紙嗚咽,情不能申。千萬珍重!珍重千萬!玉環一枚,是兒嬰年所弄,寄充君子下體所佩。玉取其堅潔不渝,環取其終始不斷。兼亂絲一絇(ㄑㄩˊ渠)[7],文竹茶碾子一枚。此數物不足見珍,意者欲君子如玉之貞,俾志如環不解,淚痕在竹,愁緒縈絲,因物達情,永以為好耳。心邇身遐,拜會無期,幽憤所鍾,千里神合。千萬珍重!春風多厲,強飯為嘉。慎言自保,無以鄙為深念。」

張生發其書於所知,由是時人多聞之。所善楊巨源,好屬詞,因為賦《崔娘詩》一絕云:

清潤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銷初。
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

河南元稹,亦續生《會真詩》三十韻。詩曰:

微月透簾櫳,螢光度碧空。遙天初縹緲,低樹漸蔥朧。
龍吹過庭竹,鸞歌拂井桐。羅綃垂薄霧,環珮響輕風。
絳節隨金母,雲心捧玉童。更深人悄悄,晨會雨濛濛。
珠瑩光文履,花明隱繡龍。瑤釵行彩鳳,羅帔(ㄆㄟˋ配)掩丹虹。
言自瑤華浦,將朝碧玉宮。因遊洛城北,偶向宋家東。
戲調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鬟蟬影動,回步玉塵蒙。
轉面流花雪,登床抱綺叢。鴛鴦交頸舞,翡翠合歡籠。
眉黛羞偏聚,唇朱暖更融。氣清蘭蕊馥,膚潤玉肌豐。
無力慵移腕,多嬌愛斂躬。汗流珠點點,髮亂綠蔥蔥。
方喜千年會,俄聞五夜窮。留連時有恨,繾綣意難終。
慢臉含愁態,芳詞誓素衷。贈環明運合,留結表心同。
啼粉流宵鏡,殘燈遠暗蟲。華光猶苒苒,旭日漸曈曈。
乘鶩還歸洛,吹簫亦上嵩。衣香猶染麝,枕膩尚殘紅。
冪冪臨塘草,飄飄思渚蓬。素琴鳴怨鶴,清漢望歸鴻。
海闊誠難渡,天高不易沖。行雲無處所,蕭史在樓中。

張之友聞之者,莫不聳異之,然而張志亦絕矣。稹特與張厚,因徵其詞。張曰:「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於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貴,乘寵嬌,不為雲為雨,則為蛟為螭(ㄔ吃),吾不知其所變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據百萬之國,其勢甚厚。然而一女子敗之,潰其眾,屠其身,至今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勝妖孽,是用忍情。」於時坐者皆為深嘆。

後歲餘,崔已委身於人,張亦有所娶。適經所居,乃因其夫言於崔,求以外兄見。夫語之,而崔終不為出。張怨念之誠,動於顏色,崔知之,潛賦一章,詞曰:

自從銷瘦減容光,萬轉千迴懶下床。
不為旁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

竟不之見。後數日,張生將行,又賦一章以謝絕之:

棄置今何道,當時且自親。
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

自是絕不復知矣。時人多許張為善補過者矣。余嘗於朋會之中,往往及此意者,夫使知者不為,為之者不惑。貞元歲九月,執事李公垂,宿於余靖安里第,語及於是。公垂卓然稱異,遂為《鶯鶯歌》以傳之。崔氏小名鶯鶯,公垂以命篇。

歌曰:

伯勞飛遲燕飛疾,垂楊綻金花笑日。
綠窗嬌女字鶯鶯,金雀婭鬟年十七。
黃姑上天阿母在,寂寞霜姿素蓮質。
門掩重關蕭寺中,芳草花時不曾出。
河橋上將亡官軍,虎旗長戰交壘門。
鳳凰詔書猶未到,滿城戈甲如雲屯。
家家玉貌棄泥土,少女嬌妻愁被虜。
出門走馬皆健兒,紅粉潛藏欲何處?
嗚嗚阿母啼向天,窗中抱女投金鈿。
鉛華不顧欲藏艷,玉顏轉瑩如神仙。
此時潘郎未相識,偶住蓮館對南北。
潛歎悽惶阿母心,為求白馬將軍力。
明明飛詔五雲下,將選金門兵悉罷。
阿母深居雞犬安,八珍玉食邀郎餐。
千言萬語對生意,小女初笄為姊妹。
丹誠寸心難自比,寫在紅箋方寸紙。
寄與春風伴落花,彷彿隨風綠楊裡。
窗中暗讀人不知,剪破紅綃裁作詩。
還怕香風易飄蕩,自令青鳥口啣之。
詩中報郎含隱語,郎知暗到花深處。
三五月明當戶時,與郎相見花間路。

 

如此,自己吃過了豬肉,真憑實據,又哪會『空口』說『白話』的呢!就算有人『踩盤子』摔杯子,真才實料,豈在意『信口』敢『雌黃』!!

 

 

 

 

 

 

字詞網絡︰ WordNet 《四》 面厚心黑?!

聽說一粒『小蘋果』讓『牛頓』開了竅,於是世界有了『力學』,至於傳說中的『厚黑教主』應啥入世,那位『張默生』這麼講︰

大概在南宋年間,廣東嘉應州長樂縣崛起一個姓李的人家,家長李子敏和他的兒子李上達,創家立業,慢慢家道興旺,子孫繁衍,就成了一個有名的氏族。後來代代相傳,傳到第十世上,有位名叫李潤唐的,于清代雍正三年,攜眷到四川來,先住隆昌蕭家橋,後遷富順自流井,遂在那里落籍了。四川自張獻忠大屠殺以後,地廣人稀,湖廣一帶的人民,都紛紛遷來居住,這個李姓人家的遷居 ,當亦不外此種原因。自李潤唐入川以來,家道又慢慢興旺,子孫繁衍,

傳到第八代上,出了一顆思想界的慧星,讀書窮理,好立異說,那便是以“面厚心黑”創立的李宗吾氏,這人自民國以來,已成四川的名人了。

我因避寇入川,得讀李氏的許多著作,由彼此通信,而得相晤識,而結為好友,始盡知他的生平行事和言論思想,他並不是象外間所傳的虛妄怪誕,立意在驚世駭俗的人,他的為人,既不面厚,也不心黑;但他偏偏提倡“厚黑學”,偏偏自稱為“厚黑教主”,這種“反話正說”的作風,究竟是為何而來?世人不必笑他罵他,應當先加以深切的反省才是,釋迦並不應該入地獄,耶穌並不應該釘十字架,但釋迦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耶穌偏說︰“凡不背十字架走的人,不配做我們的門徒。”這又是所為何來?我們同樣應該加以反省的。至手李氏的談教育,談政治,談學術思想等,都是一本正經的立論;不過他的思想有些奇僻,往往發前人之未發,言近人之未言 ,于是一般傳統的學者,就罵他是旁門外道罷了。如今李氏已作古人,再不怕他放言高論了,可是他一生的行事,尚為世人所不盡知 ,生前的言論思想,也有許多是被忽視的。我為紀念這位亡友起見 ,不惜筆墨,作此厚黑教主傳,好教世人藉以評定他的功罪。

李宗吾氏,生于光緒五年正月十三日。“宗吾”二宇,不是他的原名 ,這是他後來一再改定的。他的名號幾經改變,當他幼年的時候,脾氣非常蠻橫,毫不依理,見者呼為“人王”,他的父親就把“人王”二字,合為“”字,加上輩“世”字,名為世全。算命先生說他命中少“”就加上金旁,成為世銓﹐後來私塾先生又說他命中少“”﹐並不少金,他也正嫌父親為他命的名不好,便自己改名世階宗儒﹐這是表示信從孔子的意思。二十五歲,思想大變,對于儒教頗不滿意,心想與其宗法孔子,不如宗法自己,因改名為宗吾。他常說︰“這宗吾二字,是我思想獨立的旗幟。”以後宗吾,字,而世階的名字,就幾乎無人知道了。

……

這似乎對一位『立教開宗』人物,缺少了那麼點神奇『徵兆』。想想從『南宋』到『光緒』,歷經十世八代,少說也有六七百年,據『亞聖孟子《盡心下》說︰

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若禹、皋陶則見而知之,若湯則聞而知之。由湯至於文王,五百有餘歲;若伊尹、萊朱則見而知之,若文王則聞而知之。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餘歲;若太公望、散宜生則見而知之,若孔子則聞而知之。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去聖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無有乎爾!則亦無有乎爾!

,果然『應運而生』那

脾氣非常蠻橫,毫不依理,見者呼為“人王”

教主』。話說那時正是『』,『張之洞』提出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五濁 ── 貪、嗔、癡、慢、疑 ── 『』,其父不解五行,以為合『』『』能求其『』,又怎知應着『』之輩分,卻種下了日後離棄『孔廟』之因。偏偏『教主』『十有五志於學』之時,恰逢『孫中山上李鴻章書』之事,加之以『西金』── 用銓 ── 剋『東木』── 改□ ── ,忿而願為『』之『』,獨自『』『』學。可恨世間『不學有術』之『』太多,『媚外殘內』天下刀兵不斷,尚還稱『老佛爺吉祥』!於是乎不如『指天指地』唯我獨尊,做了個『自了漢』,立了個『厚黑教』,奮身一躍完成用『力學』來冶『心理』的宏願,但算算『人性』幾多情!惜哉 ,不通『術數』!只管『宗儒棄廟』,如果曾考之《姓名學》── 宋代蔡九峰皇極八十一數圖 ── ,當知『李宗吾

總格』二十二劃,

秋草逢霜,懷才不遇,憂愁怨苦,事不如意。

!!

多年前作者得此『奇書』,曾經嘗試用『宗吾』先生之

讀書三訣》:

第一步,以古為敵。讀古人之書,就想此人是我的勁敵,有了他,就莫得我,非與他血戰一番不可。逐處尋他縫隙,一有縫隙,即便攻入;又代古人設法抗拒,愈戰愈烈,愈攻愈深。必要如此,讀書方能入理。

第二步,以古為友。我若讀書有見,即提出一種主張,與古人的主張對抗,把古人當如良友,互相切磋。如我的主張錯了,不妨改從古人;如古人主張錯了,就依著我的主張,向前研究。

第三步,以古為徒。著書的古人,學識膚淺的很多,如果我自信學力在那些古人之上,不妨把他們的書拿來評閱,當如評閱學生文字一般。說得對的,與他加幾個密圈;說得不對的,與他劃幾根杠子。我想世間俚語村言,含有妙趣的,尚且不少,何況古人的書,自然有許多至理存乎其中,我評閱越多,智識自然越高,這就是普通所說的教學相長了。如遇一個古人,智識與我相等,我就把他請出來,以老友相待,如朱晦庵待蔡元定一般。如遇有智識在我上的,我又把他認為勁敵,尋他縫隙,看攻得進攻不進。

我雖然定下三步功夫,其實並莫有做到,自己很覺抱愧。我現在正做第一步功夫,想達第二步還未達到。至于第三步,自量終身無達到之一日。譬如行路,雖然把路徑尋出,無奈路太長了,腳力有限 ,只好努力前進,走一截,算一截。

 

○ 讀

《厚黑學》、《厚黑叢話》、《我對聖人之懷疑》、《心理與力學 》、《制憲與抗日》、《社會問題之我見》、《政治經濟之我見》 、《中國民族特性之研究》、 《考試制度之商榷》、《中國學術之趨勢》、《迂老自述》、《我的思想統系》、《老婆經》,《厚黑學後傳》,《厚黑大全》,《厚黑原理》 ,《社會問題之商榷》。

 

無奈此法緩不濟急,敵不過『填鴨式』教育與『分數至上』主義。

如是想來,他

主張考試被打

民國十一年宗吾同省視學游子奉命赴各省考查教育,見到南北各省學校辦理的成績,比較上雖不無優秀的差異,但同在現行教育制度束縛之下,是不會有理想發展的。因此他考查歸來,即力主實行考試制,以救其弊。十二年下學期,成都開「新學制會議」,他便同幾位省視學,及會員多人,提出考試案,開會討論,未蒙通過。會畢,他即單獨上一呈文,主張各校學生畢業,應由政府委員考試,即後此十年,教育部才頒令全國的會考制度。他於呈文中列舉理由十六項,並請在原籍富順試辦,經省署核准,委他為主試委員,於十三年暑假舉行,後來推廣於川南各縣。十四年年假,叔州府聯立中學學生畢業,他復為主試委員,考了幾場,一夜學生多人,手持木棒啞鈴,把他拖出寢室,痛打一頓。據他說,打時秩序非常之好,全場靜靜悄悄,學生寂無一語,他也默不作聲,學生只是打,他只是挨,學生打夠了,臨走,駡道:「你這個狗東西,還主不主張嚴格考試?」他躺在地上,想道:「只要打不死,又來!」學生走後,他請宜賓知事來驗傷,將傷單粘卷,木棒啞鈴,存案備查,次晨,又請該校鄧校長到床前,他便口授電文,由鄧錄出,呈報上峰,歷述經過情形,末云:「自經此次暴動,愈見考試之必要,視學身受重傷,生莫卜,如或不起,尚望厲行考試,挽此頹風,生平主張,倘獲見諸實行,身在九泉 ,亦當引為大幸!」痛養稍癒,即宣布繼續考試,他裹傷上堂,勒令全體學生,一律就試,不許一人不到,就是打他的學生也無例外,但場規較前更加嚴厲了,學生也只得規規矩矩的考下來。事後,他作一書,叫做考試制度之商榷,說明考試的必要,尤其注重學制的改革,由教育廳印發各縣討論。他常常對人說:「不經這一次痛打,我這本書是作不出的,所以對於該生等,不能不深深的感謝!」

他以為這次的挨打,是十分應該的,因為當時各地的學生,都在運動廢除考試,而他偏偏主張嚴格考試,又不曾宣布詳細的理由,那能不挨打呢?自經這次苦打以後,他才得了一種覺悟,凡事固然重在實行,尤其重在宣傳,他之所以被打的原因 ,是由於一般人對考試制懷疑,所以才生出反對的事來。王安石的新法,本來是對的,當他在鄞縣作官的時候,曾經試辦過,人人都稱便利,但他做了宰相,就他的新法推行天下,就遭了一個大大的失敗。要說他沒有毅力嗎?他是天變不畏,人言不恤的,其擔當宇宙的氣概,是古今不可多得的人物。要說他的新法不好嗎?他死去以後,他的法子幾乎完全被人採用,還有許多法子一直行到今日 ,不過把名稱改一下或把辦法略略修正一下就是了。然則王安石何以當時會失敗呢?這就是他少了一層宣傳的手續。當時的名流,如司馬光蘇東坡諸人,都不能了解,一齊反對他,彼此各走極端,結果兩敗俱傷,不但人民吃虧,國家吃虧,反種下來後來亡國的因素 ,真可說是不幸之至--假如王安石不亟亟實行,先從宣傳人手,把他的法子提出來,聽人指駁,取消那種執拗態度,容納諸賢的意見,把那法子酌量修改,諸賢也不泥守祖宗的成法,把那法子悉心研究,經過長時間的辯論,然後折衷一致,大家同心協力做去,豈不是很好的事嗎?宗吾心中有了這個見解,所以他把主張考試的意見,就發表了出來。

 

或許『天命』中自有『定數』??壽享『易卦』六十四之一生,終以『復命』能『遊戲文字』自得其樂者耶!!

 

與其聽別人蓋棺論定??

厚

 

林語堂評李宗吾:“三代上有聖人,三代下聖人絕了種,怪事也!然則近代之新聖人,其唯發布厚黑學之李宗吾乎!”(《赤誠相見之獨尊》)

柏楊評李宗吾:“李宗吾先生一生為人作事,比柏楊先生不知高級多少,直可驚天地麗泣鬼神,雨他鼓吹‘厚黑’,硬揭大人先生和魚鱉蝦蚧的瘡疤,其被圍剿,自在意中。”(《被忽略的大師》)

孫自筠評李宗吾:“需要采取最能驚醒國民的手段,拿出驚世駭俗的奇談怪論,在我們昏睡的民族心靈上猛擊一掌。再過幾年,魯迅的《狂人日記》出世,把一部古老的中國歷史概括成兩個字:‘吃人’,較之李宗吾的‘厚黑’兩字,其取值雖有不同,但他們的用意都在於拆穿,都是爲了把歷史撕破給人看。”(《一把辛酸?目滿紙荒唐言》)

王望評李宗吾:“話分兩頭說,不管是横看還是綜比,宗吾先生的學術思想都可以看成是思想史界一大奇觀、思想史的一頁重筆,其本人更可看成思想家中的一個怪傑、一疋黑馬,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很值得研究。”(《“厚黑”價值反光》)

黑

 

不如自己品評『絕學』!!

 

厚黑學》── 不能『見地』,哪能『得地』?!

我自讀書識字以來,就想為英雄豪傑,求之四書五經,茫無所得,求之諸子百家,與夫廿四史,仍無所得,以為古之為英雄豪傑者,必有不傳之秘,不過吾人生性愚魯,尋他不出罷了。窮索冥搜,忘寢廢食,如是者有年,一旦偶然想起三國時幾個人物,不覺恍然大悟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為英雄豪傑者,不過面厚心黑而 已。

三國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長,全在心黑:他殺呂伯奢,殺孔融 ,殺楊修,殺董承伏完,又殺皇后皇子,悍然不顧,並且明目張膽地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心子之黑,真是達於極點了。有了這樣本事,當然稱為一世之雄了。

其次要算劉備,他的特長,全在於臉皮厚:他依曹操,依呂布,依劉表,依孫權,依袁紹,東竄西走,寄人籬下,恬不為恥,而且生平善哭,做三國演義的人,更把他寫得維妙維肖,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對人痛哭一場,立即轉敗為功,所以俗語有耘:「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也是一個有本事的英雄。他和曹操,可稱雙 絕;當著他們煮酒論英雄的時候,一個心子最黑,一個臉皮最厚,一堂晤對,你無奈我何,我無奈你何,環顧袁本初諸人,卑鄙不足道,所以曹操說:「 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此外還有一個孫權,他和劉備同盟,並且是郎舅之親,忽然奪取荊州,把關羽殺了,心之黑,彷彿曹操,無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請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遜一點。他與曹操比肩稱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丞駕下稱臣,臉皮之厚,彷彿劉備,無奈厚不到底 ,跟著與魏絕 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劉備稍遜一點。他雖是黑不如操 ,厚不如備,卻是二者兼備,也不能不算是一個英雄。他們三個人 ,把各人的本事施展開來,你不能征服我,我 不能服你,那時候的天下,就不能不分而為三。

後來曹操、劉備、孫權,相繼死了,司馬氏父子乘時崛起,他算是受了曹劉諸人的薰陶,集厚黑學之 大成,他能欺人寡婦孤兒,心之黑與曹操一樣;能夠受巾幗之辱,臉皮之厚,還更甚於劉備;我讀史見司馬懿受辱巾幗這段事,不禁拍案大叫:「天下歸司馬氏 矣! 」所以得到了這個時候,天下就不得不統一,這都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諸葛武候,天下奇才,是三代下第一人,遇著司馬懿還是沒有辦法 ,他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終不能取得中原尺寸之地,竟至嘔血而死,可見王佐之才,也不是厚黑名家的敵手。

我把他幾個人物的事,反復研究,就把這千古不傳的秘訣,發現出來。一部二十四史,可一以貫之:「厚黑而己。」茲再舉漢的事來證明一下。

項羽拔山蓋世之雄。咽鳴叱咤,千人皆廢,為什麼身死東城,為天下笑!他失敗的原因,韓信所說:「婦人之仁,匹夫之勇」兩句話 ,包括盡了。婦人之仁,是心有所 不忍,其病根在心子不黑;匹夫之勇,是受不得氣,其病根在臉皮不厚。鴻門之宴,項羽和劉邦,同坐一席,項莊已經把劍取出來了,只要在劉邦的頸上一劃,「太 高皇帝」的招牌,立刻可以掛出,他偏偏徘徊不忍,竟被劉邦逃走 。垓下之敗,如果渡過烏江,卷土重來,尚不知鹿死誰手?他偏偏又說:「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 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我念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這些話,真是大錯特錯!他一則曰:「無面見人」;再則曰:「有 愧於心。」究竟高人的面,是如何長起得,高人的心,是如何生起得?也不略加考察,反說:「此天亡我,非戰之罪」,恐怕上天不能任咎吧。

我們又拿劉邦的本事研究一下,史記載:項羽問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歲,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鬥力。」請問笑謝二字從 何生出?劉邦見酈生時,使兩女子洗腳,酈生責他倨見長者,他立刻輟為之謝。還有自己的父親,身在俎下,他要分一杯羹;親生兒女,孝惠魯元,楚兵追至 ,他能 夠推他下車;後來又殺韓信,殺彭越,「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請問劉邦的心子,是何狀態,豈是那「婦人之仁,匹夫之勇 」的項羽,所能夢見?太史公著本紀, 只說劉邦隆準龍顏,項羽是重瞳子,獨於二人的麵皮厚薄,心之黑白,沒有一字提及,未免有愧良史。

劉邦的面,劉邦的心,比較別人特別不同,可 稱天縱之聖。黑之一字,真是「生和安行,從心所欲不逾矩」,至於厚字方面,還加了點學歷,他的業師,就是三傑中的張良,張良的業師,是圮上老人 ,他們的衣缽真傳,是彰彰可考的。圮上受書一事,老人種種作用 ,無非教張良臉皮厚罷了。這個道理,蘇東坡留候論,說得很明白。張良是有夙根的人,一經指點,言下頓悟,故老人以王者師期之。這種無上妙法,斷非鈍根的人所能了解,所以史記上說:「良為他人言,皆不省,獨沛公善之,良曰,沛公殆天授也。」可見這種學問, 全是關乎資質,明師固然難得,好徒弟也不容易尋找。韓信求封齊王的時候,劉邦幾乎誤會,全靠他的業師在旁指點,彷彿現在學校中,教師改正學生習題一般。以 劉邦的天資,有時還有錯誤,這種學問的精深,就此可以想見了。

劉邦天資既高,學歷又深,把流俗所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倫,一一打破,又把禮義廉恥,掃除凈盡,所以能夠平蕩群雄,統一海內,一直經過了四百幾十年,他那厚黑的余氣,方才消滅,漢家的系統,於是乎才斷絕了。

楚 漢的時候,有一個人,臉皮最厚,心不黑,終歸失敗,此人為誰 ?就是人人知道的韓信。胯下之辱,他能夠忍受,厚的程度,不在劉邦之下。無奈對於黑字,欠了研 究;他為齊王時,果能聽蒯通的話當然貴不可言,他偏偏繫念著劉邦解衣推食的恩惠,冒冒昧昧地說:「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後來長 樂鐘室,身首異處,夷及九族。真是咎由自取,他譏誚項羽是婦人之仁,可見心子不黑,作事還要失敗的,這個大原則,他本來也是知道的,但他自己也在這裏失敗,這也怪韓信不得。

同時又有一個人,心最黑,臉皮不厚,也歸失敗,此人也是人人知道的,姓范名。劉邦破咸陽,系子嬰,還軍壩上,秋毫不犯,范增千方百計,總想把他置之死地,心子之黑,也同劉邦彷彿;無奈臉皮不厚,受不得氣,漢用陳平計,間疏楚君王,增大怒求去,歸來至彭城,疽後背死,大 凡做大事的人,那有動輒生氣的道理?「增不去,項羽不亡」,他若能隱忍一下,劉邦的破綻很多。隨便都可以攻進去。他忿然求去,把自己的老命,把項羽的江 山,一齊送掉,因小不忍,壞了大事,蘇東坡還稱他為人傑,未免過譽?

據上面的研究,厚黑學這種學問,法子很簡單,用起來卻很神妙,小用小 效,大用大效,劉邦司馬懿把它學完了,就統一天下;曹操劉備各得一偏,也能稱孤道寡,割據爭雄;韓信、范增,也是各得一偏,不幸生不逢時,偏偏與厚黑兼全 的劉邦,並世而生,以致同歸失敗。但是他們在生的時候,憑其一得之長,博取王候將相,炫赫一時,身死之後,史傳中也占了一席之地,後人談到他們的事跡 ,大 家都津津樂道,可見厚黑學終不負人。

上天生人,給我們一張臉,而厚即在其中,給我們一顆心,而黑即在其中。從表面上看去,廣不數寸,大不盈 掬,好象了無奇異,但 ,若精密的考察,就知道它的厚是無限的,它的黑是無比的,凡人世的功名富貴、宮室妻妾、衣服車馬,無一不從這區區之地出來,造物生人 的奇妙,真是不可思議。鈍根眾生,身有至寶,棄而不用 ,可謂天下之大愚。

厚黑學共分三步功夫,第一步是「厚如城墻,黑如煤炭」。起初的臉 皮,好象一張紙,由分而寸,由尺而丈,就厚如城墻了。最初心的顏色,作乳白狀,由乳色而炭色、而青藍色,再進而就黑如煤炭了。到了這個境界,只能算初步功夫;因為城墻雖厚,轟以大炮 ,還是有攻破的可能;煤炭雖黑,但顏色討厭,眾人都不願挨近它 。所以只算是初步的功夫。

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 亮」。深於厚學的人,任你如何攻打,他一點不動,劉備就是這類人,連曹操都拿他沒辦法。深於黑學的人,如退光漆招牌,越是黑,買主越多,曹操就是這類人, 他是著名的黑心子,然而中原名流,傾心歸服,真可謂「心子漆黑,招牌透亮」,能夠到第二步,固然同第一步有天淵之別,但還露了跡象 ,有形有色,所以曹操的 本事,我們一眼就看出來了。

第三步是「厚而無形,黑而無色」。至厚至黑,天上後世,皆以為不厚不黑,這個境界,很不容易達到,只好在古之大 聖大賢中去尋求。有人問:「這種學問,哪有這樣精深?」我說:「儒家的中庸,要講到『無聲無臭』方能終止;學佛的人,要講到『菩提無樹 ,明鏡非臺』,才算 正果;何況厚黑學是千古不傳之秘,當然要做到『無形無色』,才算止境」。

總之,由三代以至於今,王候將相,豪傑聖賢,不可勝數,茍其事之有成,無一不出於此;書冊俱在,事實難誣,讀者倘能本我指示的途徑,自去搜尋,自然左右逢源,頭頭是道。

 

 

厚黑經》 ── 沒有『經典』,豈可『傳承』!?

李宗吾曰:「不薄之謂厚,不白之謂黑。厚者天下之厚臉皮,黑者天下之黑心子。此篇乃古人傳授心法,宗吾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世人。其書始言厚黑,中散為萬事,末復合寫厚黑。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面與心。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天命之謂厚黑,率厚黑之謂道,修厚黑之謂教;厚黑也者,不得須臾離也,可離非厚黑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厚,恐懼乎其所不黑,莫險乎薄,莫危乎白,是以君子必厚黑也。喜怒哀樂皆不發謂之厚,發而無顧忌,謂之黑。厚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黑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厚黑,天地畏焉,鬼神懼焉。」

右第一章,宗吾述古人不傳之秘以立言,首明厚黑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其實厚黑備己而不可離,次言存養厚黑之要,終言厚黑功化之極。蓋欲學者於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誘之仁義,而充其本然之厚黑。所謂一篇之體要是也。以下各章,雜引宗吾之言,以終此章之義。

宗吾曰:「厚黑之道,易而難。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曹、劉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曹、劉亦有所不能焉。厚黑之大,曹劉猶有所憾,而況於世人乎!」

宗吾曰:「人皆曰予黑,騙而納諸煤炭之中,而不能一色也;人皆曰予厚,遇乎炮彈,而不能不破也。」

宗吾曰:「厚黑之道,本諸身,征諸眾人,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

宗吾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厚黑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宗吾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厚黑者而從之,其不厚黑者而改之。」

宗吾曰:「天生厚黑於予,世人其如予何?」

宗吾曰:「十室之邑,必有厚黑如宗吾者焉,不如宗吾之明說也。」

宗吾曰:「君子無終食之間違厚黑,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宗吾曰:「如有項羽之才之美,使厚且黑,劉邦不足觀也已!」

宗吾曰:「厚黑之人,能得千乘之國;茍不厚黑,簞食豆羹不可得。」

宗吾曰:「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厚黑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宗吾曰:「道學先生;厚黑賊也。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曹劉之道,故曰:厚黑之賊也。」

宗吾曰:「無惑乎人之不厚黑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人講厚黑亦罕矣!吾退而道學先生至矣!吾其如道學先生何哉?今夫厚黑之為道,大道也,不專心致誌,則不得也。宗吾發明厚黑學者也,使宗吾誨二人厚黑,其一人專心致誌,惟宗吾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道學先生將至,思竊聖賢之名而居之,則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其資質弗若欺?曰:非也。」

宗吾曰:「有失敗之事於此,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厚;其自反而厚矣,而失敗猶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黑;其自反而黑矣,其失敗猶是也,君子曰:反對我者,是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用厚黑以殺禽獸,又何難焉?」

宗吾曰:「厚黑之道,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而未嘗不可幾及也。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身不厚黑,不能行於妻子,使人不以厚黑,不能行於妻子。」

我著厚黑經,意在使初學的人便於諷誦,以免遺忘。不過有些道理,太深奧了,我就於經文上下加以說明。

宗吾曰:「不曰厚乎,磨而不薄;不曰黑乎,洗而不白。」後來我改為:「不曰厚乎,越磨越厚;不曰黑乎,越洗越黑。」有人問我:「世間哪有這種東西?」我說:「手足的繭疤,是越磨越厚;沾了泥土塵埃的煤炭,是越洗越黑。」人的麵皮很薄,慢慢的磨練,就漸漸地加厚了;人的心,生來是黑的,遇著講因果的人,講理學的人,拿些道德仁義蒙在上面,才不會黑,假如把他洗去了,黑的本體自然出現。

宗吾曰:「厚黑者,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天生庶民,有厚有黑,民之秉彜,好是厚黑。」這是可以試驗的。隨便找一個當母親的,把她親生孩子抱著吃飯,小孩見了母親手中的碗,就伸手去拖,如不提防,就會被他打爛;母親手中拿著糕餅,他一見就伸手來拿,如果母親不給他,把糕餅放在自己口中,他就會伸手把母親口中糕餅取出,放在他自己的口中。又如小孩坐在母親的懷中吃奶或者吃餅的時候,哥哥走至面前,他就要用手推他打他。這些事都是「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這即是「良知良能」了。把這種「良知良能」擴充出去,就可建立驚天動地的事業。唐太宗殺他的哥哥建成,殺他的弟弟元吉,又把建成和元吉的兒子全行殺死,把元吉的妃子納入後宮,又逼著父親把天下讓與他。他這種舉動,全是把當小孩時,搶母親口中糕餅和推哥哥、打哥哥那種「良知良能」擴充出來的。普通人,有了這種「良知良能」不知道擴充,惟有唐太宗把它擴充了,所以他就成為千古的英雄。故宗吾曰:「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於至而與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厚也,黑也。英雄特擴充我面與心之所同然耳。」

厚黑這個道理,很明白的擺在面前,不論什麼人都可見到,不過剛剛一見到,就被感應篇、陰騭文或道學先生的學說壓伏下去了。故宗吾曰:「牛山之木嘗美矣,斧斤伐之,非無萌孽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其濯濯也。雖存乎人者,豈無厚與黑哉!其所以摧殘其厚黑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則其厚黑不足以存。厚黑不足以存,則欲為英雄也難矣!人見其不能為英雄也,而以為未嘗有厚黑焉,是豈人之情也哉?故茍得其養,厚黑日長;茍失其養,厚黑日消。 」

宗吾曰:「小孩見母親口中有糕餅,皆知搶而奪之矣,人能充其搶母親口中糕餅之心,而厚黑不可勝用也,足以為英雄為豪傑。是之謂『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茍不充之,不足以保身體,是之謂『自暴自棄』。」

有一種天資絕高的人,他自己明白這個道理,就實力奉行,秘不告人。又有一種人資質魯鈍的人,已經走入這個途徑,自己還不知道。故宗吾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厚黑者眾也。」

世間學說,每每誤人,惟有厚黑學絕不會誤人,就是走到了山窮水盡,當乞丐的時候,討口,也比別人多討點飯。故宗吾曰:「自大總統以至於乞兒,壹是皆以厚黑為本。」

厚黑學博大精深,有誌此道者,必須專心致誌,學過一年,才能應用,學過三年,才能大成。故宗吾曰:「茍有學厚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厚黑傳習錄》── 『』出於『』,『』寒於『』!!

有人問我道:「你發明厚黑學,為什麼你做事每每失敗,為什麼你的學生的本領還比你大,你每每吃他的虧?」我說:「你這話差了。凡是發明家,都不可登峰造極。儒教是孔子發明的,孔子登峰造極了,顏、曾、思、孟去學孔子,他們的學問,就比孔子低一層;周、程、朱、張去學顏、曾、思、孟,學問又低一層;後來學周、程、朱、張的,更低一層,愈趨愈下,其原因就是教主的本領太大了。西洋的科學則不然,發明的時候很粗淺,越研究越精深。發明蒸氣的人,只悟得汽沖壺蓋之理;發明電氣的人,只悟得死蛙運動之理。後人繼續研究下去,造出種種的機械,有種種的用途,這是發明蒸氣、電氣的人所萬不逆料的。可見西洋科學,是後人勝過前人,學生勝過先生;我的「厚黑學」與西洋科學相類。我只能講點汽沖壺蓋、死蛙運動,中間許多道理,還望後人研究,我的本領當然比學生小,遇著他們,當然失敗;將來他們傳授些學生出來,他們自己又被學生打敗。一輩勝過一輩,厚黑學自然就昌明了!」

又有人問道:「你把厚黑學講得這樣神妙,為什麼不見你做出一些轟轟烈烈的事情?」我說道:「我試問:你們的孔夫子,究竟做出了多少轟轟烈烈的事情?」他講的為政為邦,道千乘之國,究竟實行了幾件?曾子著一部《大學》,專講治國平天下,請問他治的國在哪裏?平的天下在哪裏?子思著了一部《中庸》,說了些中和位育的話,請問他中和位育的實際安在?你不去質問他們,反來質問我,明師難遇,至道難聞,這種『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你聽了還要懷疑,未免自誤。」

我把厚黑學發表出來,一般人讀了,都說道:「你這門學問,博大精深,難於領悟,請指示一條捷徑。」我問他:「想做什麼?」他說:「我想弄一個官來做,並且還要轟轟烈烈的做些事,一般人都認為是大政治家。」我於是傳他求官六字真言,做官六字真言和辦事二妙法。

求官六字真言

求官六字真言:「空、貢、沖、捧、恐、送」。此六字俱是仄聲,其意義如下:

即空閒之意,分兩種:一指事務而言,求官的人,定要把一切事放下,不工不商,不農不賈,書也不讀,學也不教,一心一意,專門求官。二指時間而言,求官的人要有耐心,不能著急,今日不生效,明日又來,今年不生效,明年又來。

這個字是借用的,是四川的俗語,其意義等於鉆營的鉆字,「鉆進鉆出」,可以說「貢進貢出」。求官要鉆營,這是眾人知道的,但是定義很不容易下。有人說:「貢字的定義,是有孔必鉆。」我說:「錯了!只說得一半,有孔才鉆,無孔者其奈之何?」我下的定義是:「有孔必鉆,無孔也要入。」有孔者擴而大之;無孔者,取出鉆子,新開一孔。

普通所謂之「吹牛」,四川話是「沖帽殼子」。沖的工夫有兩種:一是口頭上,二是文字上的。口頭上又分普通場所及上峰的面前兩種;文字上又分報章雜誌及說帖條陳兩種。

就是捧場的捧字。戲臺上魏公出來了,那華歆的舉動,是絕好的模範的人物。

是恐嚇的意思,是及物動詞。這個字的道理很精深,我不妨多說幾句。官之為物,何等寶貴,豈能輕易給人?有人把捧字做到十二萬分,還不生效,這就是少了恐字的工夫;凡是當軸諸公,都有軟處,只要尋著他的要害,輕輕點他一下,他就會惶然大嚇,立刻把官兒送來。學者須知,恐字與捧字,是互相為用的,善恐者捧之中有恐,旁觀的人,看他在上峰面前說的話,句句是阿諛逢迎,其實是暗擊要害,上峰聽了,汗流浹背。善捧者恐之中有捧,旁觀的人,看他傲骨稜稜,句句話責備上峰,其實受之者滿心歡喜,骨節皆酥。「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大匠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是在求官的人細心體會。最要緊的,用恐字的時候,要有分寸,如用過度了,大人們老羞成怒,作起對來,豈不就與求官的宗旨大相違背?這又何苦乃爾?非到無可奈何的時候,恐字不能輕用。

即是送東西,分大小二種:大送,把銀元鈔票一包一包的拿去送;小送,如春茶、火肘及請吃館子之類。所送的人分兩種,一是操用舍之權者,二是未操用舍之權而能予我以助力者。

這六字做到了,包管字字發生奇效,那大人先生,獨居深念,自言自語說:某人想做官,已經說了許多(這是空字的效用),他和我有某種關系(這是貢字的效用),其人很有點才具(這是沖字的效用),對於我很好(這是捧字的效用)。但此人有點壞才,如不安置,未必不搗亂(這是恐字的效用),想到這裏,回頭看見桌上黑壓壓的,或者白亮亮的堆了一大堆(這是送字的效用),也就無話可說,掛出牌來,某缺著某人署理。求官到此,可謂功行圓滿了。於是走馬上任,實行做官六字真言。

做官六字真言

做官六字真言:「空、恭、繃、兇、聾、弄」。此六字俱是平聲,其意義如下:

空即空洞的意思。一是文字上,凡是批呈詞、出文告,都是空空洞洞的,其中奧妙,我難細說,請到軍政各機關,把壁上的文字讀完,就可恍然大悟;二是辦事上,隨便辦什麼事情,都是活搖活動,東倒也可,西倒也可,有時辦得雷厲風行,其實暗中藏有退路,如果見勢不佳,就從那條路抽身走了,絕不會把自己牽掛著。

就是卑躬折節,脅肩謅笑之類,分直接間接兩種,直接是指對上司而言,間接是指對上司的親戚朋友,丁役及姨太太等等而言。

即俗語所謂繃勁,是恭字的反面字,指對下屬及老百姓而言。分兩種:一是儀表上,赫赫然大人物,凜不可犯;二是言談上,儼然腹有經綸,槃槃大才。恭字對飯甑子所在地而言,不必一定是上司;繃字對非飯甑子所在地而言,不必一定是下屬和老百姓,有時甑子之權,不在上司,則對上司亦不妨繃;有時甑子之權,操諸下屬或老百姓,又當改而為恭。吾道原是活潑潑地,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只要能達到我的目的,他人亡身滅家,賣兒貼婦,都不必顧忌;但有一層應當註意,兇字上面,定要蒙一層道德仁義。

就是耳聾:「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但,聾字中包含有瞎子的意義,文字上的詆罵,閉著眼睛不看。

即弄錢之弄,川省俗語讀作平聲。千里來龍,此處結穴,前面的十一個字,都是為了這個字而設的。弄字與求官之送字是對照的,有了送就有弄。這個弄字,最要註意,是要能夠在公事上通得過才成功。有時通不過,就自己墊點腰包裏的錢,也不妨;如果通得過,任他若干,也就不用客氣了。

以上十二個字,我不過粗舉大綱,許多的精義,都沒有發揮,有志於官者可按門徑,自去研究。

辦事二妙法

鋸箭法

有人中了箭,請外科醫生治療,醫生將箭干鋸下,即索謝禮。問他為什麼不把箭頭取出?他說:那是內科的事,你去尋內科好了。這是一段相傳的故事。

現在各軍政機關,與夫大辦事家,都是用的這種方法。譬如批呈詞:「據呈某某等情,實屬不合已極,仰候令飭該縣知事,查明嚴辦。」「不合已極」這四個字是鋸箭干,「該知事」是內科,抑或「仰候轉呈上峰核辦」,那「上峰」就是內科。又如有人求我辦一件事情,我說:「這個事情我很讚成,但是,還要同某人商量。」「很贊成」三字是鋸箭干,「某人」是內科。又或說:「我先把某部分辦了,其餘的以後辦。」「先辦」是鋸箭干,「以後」是內科。此外有隻鋸箭干,並不命其尋找內科的,也有連箭干都不鋸,命其徑尋內科的,種種不同,細參自悟。

補鍋法

做飯的鍋漏了,請補鍋匠來補。補鍋匠一面用鐵片刮鍋底煤煙,一面對主人說:「請點火來我燒煙。」他乘著主人轉背的時候,用鐵錘在鍋上輕輕的敲幾下,那裂痕就增長了許多,及主人轉來,就指與他看,說道:「你這鍋裂痕很長,上面油膩了,看不見,我把鍋煙刮開,就現出來了,非多補幾個釘子不可。」主人埋頭一看,很驚異的說:「不錯!不錯!今天不遇著你,這個鍋子恐怕不能用了!」及至補好,主人與補鍋匠,皆大歡喜而散。

鄭莊公縱容共叔段,使他多行不義,才舉兵征討,這就是補鍋法了。歷史上這類事情是很多的。有人說:「中國變法,有許多地方是把好肉割壞了來醫。」這是變法諸公用的補鍋法。在前清宦場,大概是用鋸箭法,民國以來,是鋸箭、補鍋二者互用。

上述二妙法,是辦事的公例,無論古今中外,合乎這個公例的就成功,違反這個公例的即失敗。管仲是中國的大政治家,他辦事就是用這兩種方法。狄人伐衛,齊國按兵不動,等到狄人把衛絕了,才出來做「興滅國繼絕世」的義舉,這是補鍋法。召陵之役,不責楚國僭稱王號,只責他包茅不貢,這是鋸箭法。那個時候,楚國的實力,遠勝齊國,管仲敢於勸齊桓公興兵伐楚,可說是鍋敲爛了來補。及到楚國露出反抗的態度,他立即鋸箭了事。召陵一役,以補鍋法始,以鋸箭法終,管仲把鍋敲爛了能把它補起,所以稱為「天下才」。

明季武臣,把流冠圍住了,故意放他出來,本是用的補鍋法,後來制他不住,竟至國破君亡,把鍋敲爛了補不起,所以稱為「誤國庸臣」。岳飛想恢復中原,迎回二帝,他剛剛才起了取箭頭的念頭,就遭殺身之禍。明英宗也先被捉去,于謙把他弄回來,算是把箭頭取出了,仍然遭殺身之禍,何以故?違反公例故。

晉朝王導為宰相,有一個叛賊,他不去討伐。陶侃責備他,他復信說:「我遵養時晦,以待足下。」侃看了這封信笑說:「他無非是『遵養時賊』罷了。」王導「遵養時賊」以待陶侃,即是留著箭頭,專等內科。諸名士在新亭流涕,王導變色曰:「當共戳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對泣?」他義形於色,儼然手執鐵錘,要去補鍋,其實說兩句漂亮話就算完事,懷、湣二帝,陷在北邊,永世不返,箭頭永未取出。王導這種舉動,略略有點像管仲,所以歷史上稱他為「江左夷吾 」。讀者如能照我說的方法去實行,包管成為管子而後的第一個大政治家。

 

若有緣人修成正果,必於初一十五,心頭點香遙唸教主『心苦』!!

 

 

 

 

 

字詞網絡︰ WordNet 《三》 避實擊虛!?

800px-Bamboo_book_-_binding_-_UCR

孫子兵法》譯本竹簡

河濱加利福尼亞大學藏書

維基百科上說︰

孫子》,又稱《孫子兵法》 、《孫武兵法》和《吳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的兵書,作者為春秋末年的吳國人孫武,字長卿。一般認為,《孫子兵法》成書於專諸刺吳王僚之後至闔閭三年孫武見吳王之間,也即前 515 至前 512 年,全書為十三篇,是孫武初次見面贈送給吳王的見面禮;事見司馬遷《史記》 :「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吳王闔閭。闔閭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

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之一。在中國被奉為兵家經典,後世的兵書大多受到它的影響,對中國的軍事學發展影響非常深遠。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為什麼『孫武』被人譽作『兵聖』?或許可以說他對《》之一『字』的『概念網絡』上下嚴謹左右通達,對《用兵》之『法』的『理念架構』悠遊陰陽善用動靜,深解『相反相成』方能確定事物之『思維空間』的廣狹,才可運籌『相輔相成』之眾寡。宛若是《兵》演《太極》,終歸於『形‧無形』之兩翼︰

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

與其只聽『說文』,何不自己『讀文』,體會一下古典『文章』︰

孫子兵法》‧虛實第六

孫子曰:凡處戰地而敵者處戰地而戰者。故戰者,人而不致於人。

能使敵自至者,之也;能使敵不得至者,之也。故敵之,之,之。出其所不趨其所不意。

千里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也。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者,敵不知其所者,敵不知其所。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

不可禦者,也;退不可追者,不可及也。故我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雖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人而我無形,則我而敵。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而敵。能以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矣。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所備者,則吾之所與戰矣。故備寡,備寡,備寡,備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者,備人者也;者,使人備己者也。

戰之戰之,則可千里而會戰不知戰之不知戰之,則不能救不能救不能救不能救,而況者數十里,者數里乎!以吾之,越人之兵雖多,亦奚益於勝哉!故曰:勝可擅也,敵雖眾,可使無鬥。

之而知得失之而知動靜之而知死生之而知有餘不足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措勝於眾,眾不能知。皆知我所以,而莫知吾所以制勝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

兵形象水,水之行,而趨;兵之勝,而擊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成勢,無恆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假使再對比閱讀該篇之『英譯本』《 THE ART OF WAR

By LIONEL GILES, M.A. (1910)

VI. WEAK POINTS AND STRONG

1. Sun Tzu said: Whoever is first in the field and awaits the coming of the enemy, will be fresh for the fight; whoever is second in the field and has to hasten to battle will arrive exhausted.

2. Therefore the clever combatant imposes his will on the enemy, but does not allow the enemy’s will to be imposed on him.

3. By holding out advantages to him, he can cause the enemy to approach of his own accord; or, by inflicting damage, he can make it impossible for the enemy to draw near.

4. If the enemy is taking his ease, he can harass him; if well supplied with food, he can starve him out; if quietly encamped, he can force him to move.

5. Appear at points which the enemy must hasten to defend; march swiftly to places where you are not expected.

6. An army may march great distances without distress, if it marches through country where the enemy is not. 7. You can be sure of succeeding in your attacks if you only attack places which are undefended.You can ensure the safety of your defense if you only hold positions that cannot be attacked.

8. Hence that general is skillful in attack whose opponent does not know what to defend; and he is skillful in defense whose opponent does not know what to attack.

9. O divine art of subtlety and secrecy! Through you we learn to be invisible, through you inaudible; and hence we can hold the enemy’s fate in our hands.

10. You may advance and be absolutely irresistible, if you make for the enemy’s weak points; you may retire and be safe from pursuit if your movements are more rapid than those of the enemy.

11. If we wish to fight, the enemy can be forced to an engagement even though he be sheltered behind a high rampart and a deep ditch. All we need do is attack some other place that he will be obliged to relieve.

12. If we do not wish to fight, we can prevent the enemy from engaging us even though the lines of our encampment be merely traced out on the ground. All we need do is to throw something odd and unaccountable in his way.

13. By discovering the enemy’s dispositions and remaining invisible ourselves, we can keep our forces concentrated, while the enemy’s must be divided.

14. We can form a single united body, while the enemy must split up into fractions. Hence there will be a whole pitted against separate parts of a whole, which means that we shall be many to the enemy’s few.

15. And if we are able thus to attack an inferior force with a superior one, our opponents will be in dire straits.

16. The spot where we intend to fight must not be made known; for then the enemy will have to prepare against a possible attack at several different points; and his forces being thus distributed in many directions, the numbers we shall have to face at any given point will be proportionately few.

17. For should the enemy strengthen his van, he will weaken his rear; should he strengthen his rear, he will weaken his van; should he strengthen his left, he will weaken his right; should he strengthen his right, he will weaken his left. If he sends reinforcements everywhere, he will everywhere be weak.

18. Numerical weakness comes from having to prepare against possible attacks; numerical strength, from compelling our adversary to make these preparations against us.

19. Knowing the place and the time of the coming battle, we may concentrate from the greatest distances in order to fight.

20. But if neither time nor place be known, then the left wing will be impotent to succor the right, the right equally impotent to succor the left, the van unable to relieve the rear, or the rear to support the van. How much more so if the furthest portions of the army are anything under a hundred LI apart, and even the nearest are separated by several LI!

21. Though according to my estimate the soldiers of Yueh exceed our own in number, that shall advantage them nothing in the matter of victory. I say then that victory can be achieved.

22. Though the enemy be stronger in numbers, we may prevent him from fighting. Scheme so as to discover his plans and the likelihood of their success.

23. Rouse him, and learn the principle of his activity or inactivity.  Force him to reveal himself, so as to find out his vulnerable spots.

24. Carefully compare the opposing army with your own, so that you may know where strength is superabundant and where it is deficient.

25. In making tactical dispositions, the highest pitch you can attain is to conceal them; conceal your dispositions, and you will be safe from the prying of the subtlest spies, from the machinations of the wisest brains. 26. How victory may be produced for them out of the enemy’s own tactics–that is what the multitude cannot comprehend.

27. All men can see the tactics whereby I conquer, but what none can see is the strategy out of which victory is evolved.

28. Do not repeat the tactics which have gained you one victory, but let your methods be regulated by the infinite variety of circumstances.

29. Military tactics are like unto water; for water in its natural course runs away from high places and hastens downwards.

30. So in war, the way is to avoid what is strong and to strike at what is weak.

31. Water shapes its course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ground over which it flows; the soldier works out his victory in relation to the foe whom he is facing.

32. Therefore, just as water retains no constant shape, so in warfare there are no constant conditions.

33. He who can modify his tactics in relation to his opponent and thereby succeed in winning, may be called a heaven-born captain.

34. The five elements (water, fire, wood, metal, earth) are not always equally predominant; the four seasons make way for each other in turn. There are short days and long; the moon has its periods of waning and waxing.

 

試問『虛‧實』之『意』與『 WEAK POINTS AND STRONG 』之『義』相同嗎?假使我們用本網路『漢英字典』來查《》《》兩字,得到的是『虛‧ empty 』和『實‧fact 』,那麼能說那個『翻譯』就錯了嗎??『字詞網絡』 WordNet 讓我們更清楚的知道『文化的差異』常落在『語意』之『親疏遠近』的『網絡』不同。這也就是在《 Noobs 辨義》一文中,作者所指出的︰

網際網路 Internet 興起以來,各類『中英新語詞』紛紛出籠,這些新造詞雅俗難辨有時意義晦澀,常常一個字的說法褒貶不一。也許要了解一個字的意思,最好先參考『專業字典』,當然能知道它的語源、出處更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解。之所以如此開場是因為 noobs 一字的網路上的中文翻譯及用法常常有著貶意── 比如︰菜鳥小白嫩咖…,當然也有一些譯為新手的。…

歸結的說,newbie 特指計算運算、網際網路上的初學者,也許看情況可以譯為『…新手』,noob 或可譯為『軟體新手』。

……

希望讀者知道『翻譯』之求『信‧雅‧達』實在是很難的啊!若不得已而捨之…,總得存其『』的吧!!否則還能說是『原著』之『意思』的嘛??就像考察『 WISH or HOPE 』之使用情況︰

wish

Inclination is the mildest of these terms; it is a quiet, or even a vague or unconscious, tendency. Even when we speak of a strong or decided inclination we do not express the intensity of desire. Desire has a wide range, from the highest objects to the lowest; desire is for an object near at hand, or near in thought, and viewed as attainable; a wish may be for what is remote or uncertain, or even for what is recognized as impossible. Craving is stronger than hankering; hankering may be the result of a fitful and capricious appetite; craving may be the imperious and reasonable demand of the whole nature. Longing is a reaching out with deep and persistent demand for that which is viewed as now distant but at some time attainable; as, the captive’s longing for release. Coveting ordinarily denotes wrong desire for that which is another’s. Compare APPETITE.

See synonyms for ANTIPATHY.

Synonyms:
appetency, appetite, aspiration, concupiscence, coveting, craving, desire, hankering, inclination, longing, proclivity, propensity

Preposition:
The desire of fame; a desire for excellence.

 

hope

To anticipate may be either to take before in fact or to take before in thought; in the former sense it is allied with prevent; in the latter, with the synonyms above given. This is coming to be the prevalent and favorite use. We expect that which we have good reason to believe will happen; as, a boy expects to grow to manhood. We hope for that which we much desire and somewhat expect. We apprehend what we both expect and fear. Anticipate is commonly used now, like foretaste, of that which we expect both with confidence and pleasure. In this use it is a stronger word than hope, where often “the wish is father to the thought.” I hope for a visit from my friend, tho I have no word from him; I expect it when he writes that he is coming; and as the time draws near I anticipate it with pleasure. Compare ABIDE; PREVENT.

Synonyms:
anticipate, apprehend, expect, forecast, foretaste, look forward to

Antonyms:
despair of, distrust, doubt, doubt, dread, fear, recall, recollect, remember

 

也許譯作

千萬別『 WISH 』作夢,總會有『 HOPE 』希望。

或者翻成

不要太『 WISH 』冀盼,還是可『 HOPE 』期待。

 

下面兩張圖出於《中文詞彙網路》 , Chinese Wordnet 據聞來自 LOPE『Lab of Ontologies,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E-humanities』

虛

實

或許值得探究一番。